9.2 Wi-Fi目标用户群体分析
9.2.1 Wi-Fi业务用户的应用特点
目前Wi-Fi业务用户的应用特点如下。
(1)移动性需求。
用户需要在移动中实现随时的联网,这些用户多数为手持机用户,例如仓库管理员、超级市场工作人员。他们对库存货物的实时性管理要求非常高,只有准确地了解库存数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支持无线网络的手持机可以实现及时扫描商品条码,进行出入库登记或者盘点。上海华联超市配送中心成功采用Wi-Fi无线网络,协助处理采购货品登记,发送货品登记和物品的盘点。汽车站检票人员,需要在汽车上进行检票,这样才能及时了解乘客的上车情况。
(2)不便于进行布线的场所。
个别需要搭建网络的场所有特殊原因不能布署有线网络,所以只能选择无线网络。例如不能破坏的老建筑;新装修但没有保留布线槽的建筑,但又要讲究美观,所以只能使用无线,如一些写字楼和大教室、图书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每个阅览室有很多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根本无法采用有线网络,因为学生是流动的,随意放置交换机是无法管理的,只能采用无线网络;图书馆采用无线上网后,学生确实感到很方便,于是使用无线的人数迅速增加。
(3)嵌入式应用环境。
将无线的设备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嵌入到其他产品中,例如,将无线MiniPCI网卡嵌入到笔记本中,使笔记本实现无线接入功能;将无线网卡嵌入到打印机中实现无线打印。在超市中,成功地将无线客户端嵌入到电子秤里,无线联网后可以实现生鲜物品实时管理,生鲜物品是指水果、蔬菜、食品等一些使用电子秤衡量单位进行销售的货品。目前大多数超市的电子秤没有实现联网,所以不能及时反映出实际库存,就可能出现生鲜物品的浪费。
(4)临时性应用场所。
体育比赛、大型会议、临时办公室等都适合使用无线网络。整个会场使用无线网络进行覆盖,在运动场有五个成绩登录点,负责记录比赛成绩,可通过无线网络将成绩及时地传输到主席台服务器。单项比赛刚结束,主席台就得到了比赛名次,迅速通过广播报告成绩。在会议期间需要对到会人员进行登录,为了保证效率,分为多个登录点,每个登录点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汇总到服务器,无线网络组网快捷灵活,可靠性高,保证了会议的成功举办。
(5)部分企业。
企业通常使用无线网络提升办公效率和节约办公成本。如惠普公司采用先进的移动式办公环境,由于大量人员经常出差,所以采用移动的无纸化办公,这样公司可以节约1/3左右的办公面积,一年节约的场地费用正好可以搭建企业无线网络。
通过分析上面的客户群,就了解到Wi-Fi应用在全速上升,特别是垂直行业,其中包括医疗、教育和零售。这些领域对无线设备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9.2.2 Wi-Fi目标用户群体分类
要使无线宽带业务真正盈利,必须考虑扩大客户群,同时对已有客户群和潜在用户进行角色细分;应在满足高端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让大众也开始逐步习惯使用无线宽带接入手段。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特征,可以将Wi-Fi网络的目标用户群体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企业用户,包括商务楼宇住户、大中型集团客户、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等用户群。企业用户对无线宽带网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企业用户希望无线宽带网络能够作为固定宽带的补充,为其在移动状态下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另一方面,无线网络作为公众信息的平台,也可以成为企业发布信息、形象宣传的窗口。
第二类是个人用户,个人用户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住在城区的居民用户,这部分用户对于网络的需求是长期的,用户行为也会根据网络的特性不断发生变化;另一类是旅游休闲人士,主要是外来流动人员,这部分人员对于网络的需求是短期的,用户行为不会有太多变化。虽然这两类用户在网络行为上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对于内容的需求基本是一致的(例如上网、生活资讯查询、休闲娱乐、位置信息查询等)。
第三类是政府用户,包括政府部门、公安、交通、消防、城市管理、急救、社区服务等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责的公共事业用户群。
调研显示,现实用户使用Wi-Fi的最主要应用场所依次是办公室、写字楼和会议场所,而潜在用户最期望的Wi-Fi应用场所依次是会议场所、宾馆和办公室,说明现实用户所在的单位多拥有自己的Wi-Fi,而潜在用户对宾馆等热点地区的Wi-Fi需求较高。
同样,调研显示,潜在用户对Wi-Fi产品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以及产品的技术性能更为关心,证明Wi-Fi产品开始更多地被个人用户所了解,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和兼容性的提高,Wi-Fi产品会吸引更多的个人用户。
9.2.3 Wi-Fi目标用户群体的业务应用特点分析
由于行业与场地的差异性,不同用户群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无线宽带应用类型,同时也决定了各用户群有不同的业务应用需求和价格敏感程度。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分客户群,定义各具特色的业务种类和资费标准。只有这样,Wi-Fi业务才能真正推广起来,成为运营商持续盈利的有力工具。
下面对各目标用户的行为方式、应用需求和价格敏感程度等特点总结如下。
(1)大型企业用户。
大型企业用户主要是指员工在数百人以上的企业,往往已布署企业内部的网络设施,有专门的IT部门负责相关的支持与维护。员工会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区域、不同办公室之间移动,使用自己的笔记本、PDA、移动电话等工具,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沟通。对于Wi-Fi网络的主要应用包括E-mail、WEB Access、企业外部办公、共享资源访问和多媒体等。
为了满足以上需求,大型企业用户希望在符合公司网络的规范的前提下,在企业内实现无处不在地接入Wi-Fi无线网络。他们对价格不是很敏感,而同时IT部门是推广Wi-Fi应用的关键目标部门。
(2)小企业用户。
小企业用户主要是指员工在数十人以上的企业,这类企业几乎没有企业内部的网络设施或者设施不完善,不一定有专门的IT部门。他们会在企业内、外部移动时,使用自己的笔记本、PDA、移动电话等工具,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沟通。
小企业用户对Wi-Fi网络的主要应用包括E-mail、WEB access、共享资源访问和多媒体等。他们对无线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要求较高,而对价格相对不敏感。
(3)SOHO用户。
SOHO用户对于Wi-Fi网络的主要应用包括E-mail、WEB access、共享资源访问、多媒体等。他们对无线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要求较高,而且对价格敏感,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4)商务旅行用户。
商务旅行用户主要是指因公出差的个人用户。他们会在办公室以外场景消耗大量的时间,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往往不固定。机场、酒店、火车站、会展中心是出差期间访问相对较多的地方。
商务旅行用户对于Wi-Fi网络的应用主要包括因特网无线接入、信息浏览查询、定位服务、E-mail、企业外部办公、共享资源访问、多媒体等。
由于商务旅行用户的流动性大,因此用户鉴权认证及计费结算处理相当重要。他们对于无线系统的易用性(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网络,反感安装不同的软件)要求较高,愿意使用单一的账号。
对于商务旅行用户这类目标群体,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价格不敏感;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存在预算限制;因此需要不同的产品组合。
(5)通勤者。
通勤者在早晚往返于家与办公室之间,他们每天在路途中(火车、公交等交通工具)将花费大量时间。由于在此期间无所事事,他们有时候会选择无线方式实现因特网接入,满足娱乐(在线游戏、在线电影)需求、收发E-mail和信息查询,以此来打发时间。由于本身的移动性,他们希望能够无处不在地接入网络,并且保证有稳定的网络连接(即使中断也需迅速恢复)。同时他们对易用性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打开即用,关机即走),愿意使用单一的账号。
对于通勤者这类目标群体,他们若是个人付账,则对无线接入的价格敏感;若是企业付账,相比较而言则对价格不敏感。
(6)家庭用户。
家庭用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使用宽带(ADSL、LAN),偶尔会在外使用无线查询一些信息,例如酒店信息、餐馆信息、电影院信息等,可以采用统一账号进行认证,解决他们临时使用的需求。
(7)校园的学生客户群。
校园的学生客户群体要求的是无线上网和学习,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会配备便携电脑进行学习,完成作业,提交报告等,因此在课堂、在图书馆等地都有无线上网的需求。他们对于易用性的要求低,但需要较高的安全保证。同时学生用户群对价格高度敏感,因此建议提供免费产品(广告付费),以及多种付费方式。
(8)娱乐族。
随时随地满足娱乐要求,业务包括无线的电影播放、视频播放、音乐播放等,不再仅仅限于文字、语音,真正释放面对面沟通的需求。
Wi-F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公众服务、企业用户、校园网、政府机构、家庭及个人用户等领域,但随着应用的逐渐深入,市场重心会从公众服务应用过渡到企业应用及家庭应用上。按照国外的发展经验,Wi-Fi应用最初的重点是高层商务人士。但无线应用的最终方向是逐渐趋于大众化,所以企业用户及家庭用户是未来几年Wi-Fi最大的潜在用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