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谁杀死了刘伯温
逝者已逝。
刘伯温一生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但他的死更是离奇。
他究竟死于什么原因?胡惟庸的药是怎么回事?谁是杀害刘伯温的真正凶手?
让我们透过层层迷雾,穿越历史,模拟一次庭审,来探究刘伯温之死的真相。
(本故事情节皆为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首先,请公诉人入席……你问公诉人是谁?他是个打酱油的,别管他。
接着,我们请上两位嫌疑人:
一号嫌疑人:胡惟庸(嫌犯自白:我是冤枉的。)
二号嫌疑人:朱元璋(嫌犯自白:大胆!)
这两位嫌疑人分别代表关于刘伯温死因的两种猜测:胡惟庸毒杀说;朱元璋指示胡惟庸毒杀说。(反正胡惟庸逃不了干系)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位嫌疑人胡惟庸。
公诉人发言:“胡惟庸此人心胸狭窄,手段狠毒,他与刘伯温一向有公仇,论相之时刘伯温说了他的坏话,于是又新增了私仇,在谈洋设司和州官叛乱案上刘伯温绕开中书省上疏进一步触怒了胡惟庸,所以,胡惟庸毒杀刘伯温,是有充分的犯罪动机的!”
(胡惟庸:跟我有仇的人多了去了……)
公诉人打断道:“更何况,胡惟庸还有前科在先:他曾因徐达弹劾他,就想刺杀徐达。他能杀徐达,也能杀刘伯温!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接下来,请证人发言。有请证人:刘伯温次子刘璟。
刘璟发言:“尊敬的审判长、陪审员、公诉人,您好!我认定杀害我父亲的凶手就是胡惟庸。证据主要来自1389年到1391年朱元璋陛下和我的几次谈话。”(向朱元璋欠欠身,朱元璋用眼神回礼)
“1389年正月十八,皇帝陛下曾与我说:‘这刘伯温是个好秀才,吃胡、陈蛊了。’原话如此,因为已经很接近白话,所以我就不做翻译了。
“1390年正月初四,皇帝陛下又与我说:‘刘伯温他父子两人都吃那歹臣的害了。我只道他老病,原来吃蛊了。’
“1390年六月初六,皇帝陛下又与我说:‘我到婺州时得了处州,他那里东边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谅,西边有张家,刘伯温那时挺身来随着我。他的天文别人看不着,他只把秀才的理来断。鄱阳湖里到处厮杀,他都有功。后来胡家结党,他吃他下的蛊。只见一日来和我说,上位,臣如今肚内一块硬结,怛谅着不好。我着人送他回去家里死了。后来宣得他儿子来问,说道胀起来紧紧的,后来泻得瘪瘪的,却死了。这正是着了蛊。他大儿子在江西,也吃他药杀了。如今把尔袭了老子爵,与他五百石俸。’”
刘璟继续发言:“皇帝陛下说这些话的时候,胡深之子胡伯机、章溢之子章允载、叶琛之孙叶永道都在场可以作证!”
接着,刘璟突然从衣袖里掏出一本书,挥舞着大声吼道:“而且《明实录》上也是这么记载的,你们不相信我,还不相信正史吗?凶手就是胡惟庸!就是他!”
接着庭审现场出现了一阵骚动,直到法警把刘璟架出庭外才平息下来。
刘璟发言完毕,轮到最后一个环节:胡惟庸自我辩护阶段。
胡惟庸:“我只说一句话,就算刘伯温真的是被我毒死的,没有某人的命令我敢这么做吗?我活腻味了?(说着拿眼睛直瞅朱元璋,朱元璋怒目而视)更何况,刘伯温是不是被毒死的还很难说。”
说完,胡惟庸又补充了一句:“所有说我毒杀刘伯温的证据都来自朱元璋的口述,大家再想想,自从1380年那场大案(指胡惟庸案——画外音)之后,朱元璋这厮在我身上泼了多少脏水!”
朱元璋气得跳起来要和胡惟庸拼命,被法警死死按住,庭审现场又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请朱元璋同志冷静一下,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朱元璋,照例还是请公诉人先发言。
公诉人:“朱元璋的动机就更不用说了,李善长何辜?蓝玉何辜?就算是胡惟庸,他又哪里造反了?你还不是说杀就杀了?你要杀功臣,刘伯温是最大的功臣,这就是你最大的动机。”
(朱元璋:刘伯温死的那阵我还没开始杀功臣呢……)
公诉人打断:“况且刚才胡惟庸说得对,没有你的默许,他敢下手吗?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接下来,还是需要一位证明朱元璋指示的证人……
什么?没有证人?(朱元璋得意扬扬地跷着二郎腿:无图无真相你说个屁呀!)
庭审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从情理上讲大家都相信主谋是朱元璋,可惜所有证据都指向胡惟庸。
既然是法治社会,只能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法官正要敲法槌,宣布胡惟庸有罪,突然法庭的大门被一脚踹开,无数记者蜂拥一位儒生杀进庭审现场:
“我有新的证据,证明谁才是凶手!”那位儒生大喊。
这位儒生是谁?不是别人,乃是刘伯温生前好友、浙东大儒宋濂。
经过短暂的讨论,法官决定让宋濂坐上证人席发言。
宋濂发言:“大家好!我叫宋濂。众所周知,我是明初一代大儒,要说起学问功底,我甩开刘伯温八条街……”
(众人起哄:说重点!)
宋濂尴尬一笑,转向朱元璋说:“我所掌握的证据表明,杀死刘伯温的主谋……不是胡惟庸。”(宋濂还刻意强调了一下“主谋”二字,朱元璋瞬间脸就绿了)
宋濂继续发言:“我的证据主要来自1374年二月和朱元璋陛下的一次谈话。那天陛下在乾清宫特别把我喊去,问我刘伯温什么时候回老家,我说快了。他又问刘伯温的病情怎么样了,还能自己回家吗?我也都据实相告了。这件事情充分表明陛下您是很重视刘伯温的病情的,但为什么刘伯温跟你说吃胡惟庸的药之后肚子里长了东西您却不闻不问?而且,当时您还说您的《朱元璋文集》出版了,要送给我、胡惟庸和李善长各一本,唯独不给刘伯温——可见您其实没有真的那么关心他吧!”
宋濂的话一说完,大家都长出一口气。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主谋应该是朱元璋,现在宋濂的证词也证明了这一点,既然如此,那就宣判吧!
且慢,宣判之前还有一个流程:嫌疑犯自辩。那就先让朱元璋说完再判,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朱元璋也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出自己恐怕已经被做了有罪推定了。没办法,只有使出最后一招,险中求胜了!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说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真相:“其实,刘伯温根本不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当然,也不是被我毒死,他压根儿就是自己病死的!”
此言一出,举座震惊!不过让人更震惊的话还在后面。
朱元璋继续发言:“其实,说刘伯温被胡惟庸毒死根本就是我编的,反正我编这个的时候胡惟庸死了快十年了,他也没法爬出来说话——是吧,老胡?(胡惟庸气哼哼地没理他)至于刚才刘璟同志说的《明实录》上记载的问题,那简直就不是问题,我让史官怎么写,史官敢不按我的意思写吗?”
朱元璋看看大家目瞪口呆的样子,继续说:“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编造刘伯温被毒死的谎言呢?其实刚才胡惟庸已经说了——为了给他泼脏水呗,反正我都捏造了胡惟庸造反的事实,也不在乎给他多安几个罪名,对不对?
“最重要的是,大家想过没有,刘伯温是二月离开南京的,他四月才死……什么毒药能够让他熬上两个月?那会儿又不是21世纪,哪来这么先进的化学产品?
“说实话,我这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我本来想坑老胡的,结果把我自己给坑了。
“我的讲话完了,大家看着办吧。”
说完,朱元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回去的时候瞟了胡惟庸一眼,胡惟庸还是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没搭理他。
朱元璋总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他这一番话让庭审又陷入僵局,本来审的是朱元璋和胡惟庸,结果凶手多出一个感冒病毒来,实在让人无从下手。
谁说的都有道理,谁都没有证据证明谁是真正的凶手。
最后,法官只能宣布草草休庭,择日再议。
那么,究竟是胡惟庸自作主张毒杀了刘伯温,还是朱元璋指示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还是刘伯温真的只是死于风露之疾?
真相往往只有一个……
可惜暂时没人能知道真相了。
生前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到最后居然连怎么死的都成了一个谜,实在是令人觉得讽刺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