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代表的产生(1)
一个代表的产生
张潮 马超卿
直到第三天晚上,全村四个选民小组的酝酿会,还是跟头天晚上一样,坚持着只提这两名乡人民代表候选人—查聪敏、阮生财。
按照全村人口比例,潼关县北东村本来也能提三名候选人,小组长们在每次散会前,反复叮咛大家“再考虑考虑”、“不能漏掉好人”。其实呢,慢说大家,就连小组长们心里也有个底底。小小一个堡子里,不过二十七户人家,老老少少一百二十一个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只有七十二名。几辈子生死苦乐在一起,解放后全村又一连三年在互助组里做活,谁对谁的底细,就好比熟悉自己的手纹那样,条条分明。还有谁能比得上这两个好后生?查聪敏是共产党员,又是乡人民政府委员、互助组长、宣传员;阮生财是全村五个互助组的大组长(联组组长)。两个人又都年轻、踏实、谦虚。前两个晚上酝酿时,选民们话不停点,夸这两个人是北东村的“出将入相”、“一唱一和”,把全村领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把全村的产量从解放前的二百石提高到现在的四百石,单看这几天,两个人又带领五个互助组,向全乡提出锄麦竞赛,保证在选举大会以前锄完麦地。
“一对好配手,咱就只看上这两个,瞅不上第三个了。”四个小组,一个结论。
可是,这一晚,小组长们似乎故意不理会这种情况,又一次提出了“再考虑考虑”。
酝酿会就变得很沉闷了,连最爱说笑、最爱争论的第二小组这时也没人吭声,有的人蹲在屋角里,发出了不耐烦的哼鼻声。倒是平常很少发言的张老汉,慢腾腾地站起来,眯着眼睛,看看大家,又看看小组长,问道:
“提不出第三个,这两个可又怎办?大伙都说看上这两个,可总不能两个都选上吧!”
“对!”小组长拿笔记本敲敲手掌说:“咱村只能选一个。”
这一提,可又提起了大家的精神,屋里低声细气吵嚷开了。女宣传员朱秀英停住了手里的线拐子,对另一个妇女说:“哎,可不,前两天咱心思光在提两名提三名那圈子里打转,还没来得及想这两名里头选谁。”
青年互助组组员亢平安,平时话不让人,直进直出,这回却显得比老人们还老成,他一直背靠墙站着,好久没声张,偷偷觑着大家动静。听见朱秀英的声音,便笑着逗她:“你们有啥好主意?说给大伙听听。”
妇女们低下头笑了。朱秀英口快,顶上去说:“两个都好,聪敏好,生财也好!”
“好都好,总不会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亢平安截住了她。
“你倒给称个高低,比个上下!”
亢平安没提防朱秀英抢上了前,愣了一愣,袖起两手。避开了对方的话锋:“众人是杆秤,斤两称分明,要比大伙来比。”
“对,比一比!”大家一声附和,蹲着的人一个个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