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颗鲜红的手指印(1)
十八颗鲜红的手指印
王立新
1978年11月24日,在冬日寒风中抖瑟的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十八户农民,聚集在一间茅舍里,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尽管“大包干”之风也吹到了小岗,由于底子太薄、人心太散、土地太瘦,虽然把一百一十五人先划为四个作业组,后又扩大为八个作业组,仍是调不动大家的积极性。
难道穷透了底的小岗,竟无半点拯救的希望了么?
生死攸关的春种时节,硬逼出了三位“揭竿而起”的农民。
第一位是生产队长严俊昌。“学小靳庄”的时候,他就是生产队长,上午赛诗下午唱样板戏,一天农活干不了三个小时。盛怒之下,他撂了挑子。公社书记逼他上任:“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干来干去,全队揭不开锅了,连一队之长也离乡背井,踏上了外流之路……
第二位是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
第三位是会计严立学。
他们向全村最年长的关庭珠老人请教:“怎么干,才能有吃的?”
“只有一条道儿!”
“什么道儿?”
“包产到户!”
三人私下议论开了:“如果‘包产到户’能干好,咱们就豁出去!”
他们决定召开绝秘会议,对十八户农民的命运做出严峻的选择……
小小茅舍里挤满了愁眉不展的农民。
面面相觑。
鸦雀无声。
不知过了多久,传出一个苍老而低沉的声音,年过六旬的老人严国昌说话了:“你们放心,这样搞下去准能搞到饭吃!不过……不过,你们倒霉肯定不得轻,说不定会打成‘现行反革命’,那时可就毁喽。”
又一位老人严家芝接着说:“你们这样搞下去,一家老小可就成问题喽。”
沉默被打破了。
愤懑难抑的农民七嘴八舌呼喊起来:“你们要是倒霉,我们帮助把你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全村养着!”
全场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