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两次接见李宗仁(6)

李宗仁很谦逊地说:“毛主席高瞻远瞩,英明伟大,古今中外任何国家领袖,没有一个人能有这么大的魄力来发动这场革命。目前虽然稍乱一点,但是为子孙后世着想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李宗仁又把北伐时期,在武汉和苏联顾问鲍罗廷的一段谈话讲了一遍—当时革命军打到了长江中下游,攻克了重镇武汉和南京,由于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李宗仁由南京到武汉进行调处。在他会见鲍罗廷的时候,除了对革命形势做了分析外,鲍罗廷说革命就是和妇女分娩一样,为了生儿育女,就难免这一时之苦,受了这个痛苦就换来了将来有子女的幸福。李对鲍说:“痛苦对产妇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为一个助产生就要尽可能减少她的痛苦。”李宗仁用这段回忆来比喻“文化大革命”,他的意思是说当前的乱是为了未来的治,作为领导人要尽可能缩小这乱的范围和程度。

毛主席认为李宗仁的话很对,并且表示他也正在做这个制乱的工作。并说明当前的问题很多,要一件一件地去解决。譬如红卫兵小将们给各民主党派下“哀的美敦书”,勒令限期取消组织,这是不可以的;听说他们砸烂政协,要彻底毁灭统一战线,这更是不对的。接着,毛主席把统一战线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贡献和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对李做了说明。最后,毛主席明确地说民主党派不能取消,这要对红卫兵说清楚,有些人可能听不进去,但这要好好地做工作,说服教育他们。

毛主席讲完了问李宗仁:“李先生,你的看法怎么样?”

李宗仁急忙连声说:“毛主席英明高见,我从前根本不晓得这些道理,今天算是顿开茅塞。”

毛主席和李宗仁走出休息室, 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继续检阅游行队伍。检阅完了有几位新闻记者立即围住了李宗仁,询问毛主席和他谈话的内容。李说:“只谈家常生活,没有别的内容。”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八岁。李宗仁在弥留之际,为表达他对归国后,国家、政府对他生活照顾的谢意,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热爱以及希望为祖国统一作贡献的心情, 口授了一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信上说:

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

我们祖国的潜力是举世无匹的,我们祖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在这个伟大时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一个无比的光荣。

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他们目前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