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之死(4)

月夜雁飞高,林彪夜遁逃。

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

巧合无间,妙不可言。嘱题小幅一轴,欣然命笔,以示奇文共欣赏,好事相与祝也。冠华同志座右,望常拍案警奇。

9月15日下午3时30分,我国驻蒙古使馆报告:许文益大使及随行人员共四人已于下午2时离开乌兰巴托去飞机坠毁现场视察。现场周围覆盖着三四十厘米高的茅草,飞机着陆点正好在比较平坦的盆地中央,在着陆点以南约三十米长的草皮被飞机腹部擦光,西侧平行处,是右机翼划出的深约二十厘米的一道槽沟。再往南,擦地痕迹消失了,进入燃烧区,草地燃烧面积长八百米,宽度由北边的五十米扩展至南面的二百米,呈梯形。在烧焦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飞机残骸,被炸断的机尾上可以看到五星红旗和“256”等标记。在完全烧毁的机头以北五十米处,散放着九具尸体,大都仰面朝天,四肢叉开,头部多被烧焦,面部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到现场的同志把尸体由北向南编成一至九从各个角度拍了照片。据事后验证,一号尸体是林彪座车司机杨振纲;二号尸体是林立果,衣服全部烧成焦麻状,死前似在烈火中挣扎过;三号尸体是林彪的秘书刘沛丰;四号尸体是特设机械师邵起良;五号尸体是林彪,瘦削秃顶,头皮绽裂,头骨外露,眉毛烧光,眼睛成黑洞,鼻尖烧焦,胫骨炸裂,肌肉外翻;六号尸体是机械师张延奎;七号尸体是空勤机械师李平;八号尸体是叶群,是唯一的女尸,烧灼较轻,头发基本完好,左肋部绽裂,肌肉外翻;九号尸体是驾驶员潘景寅。许大使他们在现场察看时发现,每具尸体腕上都没有手表,脚上没有鞋子,看来是在飞机紧急降落前,为避免冲撞扭伤,他们都作了准备。许文益等同志在蒙方人员协助下,按照蒙古人的习俗,掩埋了死者的尸体。

请示总理后,我用专线和许文益同志通了话,告其速派专人送回有关资料,并面报详细情况。

9月18日凌晨1时,使馆报告,决定派二等秘书孙一先送现场照片、目测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回部,并当面汇报。

第二天晚上驻蒙使馆又报告,孙一先于20日乘4次列车离乌兰巴托回国。

9月21日下午3时30分,从乌兰巴托开来的国际列车准时到达北京车站。我和秘书王万慧同志早已到车站等候。孙一先和中建公司的贺喜同志同车到达,一下车我们就迎上去。孙、贺两人和我们打过招呼后,又东张西望。显然,孙一先并不知道我们是专程来接他们的。王万慧同志把孙一先同志拉到一旁,我低声对他说:“我就是来接你的,已安排好你暂住招待所。”关于贺喜同志,原来我们不知道他与孙同车回国。我正在犹豫是否要贺喜同志一起到招待所时,贺单位的同志来接他了。我先跟他打了个招呼:关于我国有一架飞机坠毁的事,没有公开之前要保密,不能外泄,家里人也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