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新思考总部的配置与选址
许多企业发现传统的单一总部模式已不合时宜。有些公司选择设立第二总部,或将总部的职能拆分,以便更好迎合母国以外的市场。通用集团(General Electric)、卡特彼勒集团(Caterpillar Group)等已将企业总部分设在两个以上的城市,共同领导制定战略,制造和服务等部门领导层同属总部。联合利华(Unilever)为推动全球化在新加坡设立第二总部,新加坡总部有关键资深领导团队,与伦敦原有的企业总部相辅相成。有些新兴地区企业追求全球扩张不仅志在新市场,更是为了打造新能力。巴西的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和中国的电信业巨头华为通过在发达地区的并购,在技术学习的阶段突飞猛进。
对国家与城市来说,大型企业数量的快速攀升不啻为利好消息,预示着新兴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繁荣升级的大好机会。但并非每座城市最后都能胜出。可以确定的是,新兴地区越来越多的城市(包含小型城市)会持续融入全球市场,城市间为争取企业总部与子公司的竞争亦将日趋激烈。
现今,仅全球20个主要商业中心就拥有近1/3大型企业的总部,而其中只有5个商业中心处于新兴地区。在中国地区,1/5的城市至少已经拥有了一家大型企业的总部。到2025年,约有150个城市将成为大型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大庆、昆山和汕头。当然,北京和上海仍将是主要的商业中心(如今是中国三成大型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但更多的城市将有机会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中国城市应全力支持当地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应积极把握吸引国外子公司进驻的重大机遇。目前,大型外国子公司(收入达到10亿美元或以上)的数量约为2300家。这一数量还在迅速增长,而且子公司迁移的可能性要大于总部迁移,因此,吸引这些子公司落户成为许多中国城市理想的选择。
如需阅读全文,请至: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mgi
作者谨向Richard Dobbs,Jaana Remes,Sven Smit,James Manyika,Yaw Agyenim-Boateng对本文的贡献深表感谢。
Jonathan Woetzel(华强森)是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领导人之一,常驻上海分公司;
张如琪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常驻台北分公司。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13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本文经麦肯锡中国公司授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