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流业并购案全面开花
物流业的明天会更美。国资巨头将称霸资本密集型物流,如航运、港口、收费公路、铁路和机场;小型民企则专注于道路运输业。物流业的成本在中国非常高。当今中国物流业年营收高达5000亿美元,正是引入资本、运营最佳实践和行业整合的大好时机。在提高生产力的压力下,相关趋势在快递、仓储和冷链等领域已快速显现。物流业的很多部门已对民营企业和外企开放,竞争正日趋激烈。
5建筑质量低下成为焦点问题
虽然中国的地标性楼宇堪称建筑奇迹,足以彰显世界级品质和能效,不幸的是,这些只是个案。过去三十年建造的居民楼和办公楼建筑技术落后,而且老化严重。某些城市已经逼近临界点:不乏楼龄仅二十年的建筑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其中,许多楼宇需要彻底翻修,甚至推倒重建。谁来埋单?老百姓穷尽一生的积蓄购房,到头来却发现住在危房里,可能还无法转售。这样的局面如何收场?随着大批重建,民众针对开发商,甚至地方政府的抗议声浪或许将此起彼伏。
6高铁建设加码
七年前,当中国投产高铁时,一些人认为实属劳民伤财。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受益于有竞争力的票价,高铁的日均乘客数从2007年的25万稳步攀升至2013年的130万。高铁的需求被显著低估了。现在,每15分钟就有一班沪宁城际列车。高铁催生了商业和零售业集群不断聚拢,也改变着人们的出游习惯——过去往往一个月出来游玩两天,现在则实现了周末短途游。比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上海一日游,购物和观光。高铁的实际运营里程超过9000公里(5592英里),到2015年还将翻番。如果遵循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决定论”,那么大部分新增投资将从建设新线路转为扩容现有的热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