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刮骨疗毒

    威震中原

    通过分割荆州南部,刘备与孙权达成了和解,继而向汉中进军,与曹操对决。黄忠斩夏侯渊,占领汉中的刘备为了与已即位为魏王的曹操对抗而称汉中王。《三国志·关羽传》载: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这一时期是刘备的全盛时期,同时也是关羽的全盛时期。捉于禁,斩庞德,关羽的“武”名响彻天下,逼得曹操与群臣商议迁都之事。《三国志·关羽传》载: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司马懿和蒋济提出的与东吴结盟的计策果然奏效,关羽败退。因此,在关羽的全盛时期,他的死期也临近了。

    名医华佗

    从这里开始,《演义》叙述了关羽失败的必然性,其中一个情节就是“刮骨疗毒”:

    (曹操遣于禁、庞德前去支援曹仁,庞德射中关羽左臂。与此同时,关羽以水攻使于禁投降,关羽部下周仓生擒庞德。曹仁所守樊城也遭水淹,曹仁誓死守城,用毒箭射中关羽右臂。)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名医华佗前来为关羽医治。)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

    毛宗岗本评论道:“如此医人是神医,如此病人亦是神人。”同时,第七十五回总评中又说:“能救义士者,即是义士。”在第七十八回中,华佗提出用开颅的方法治疗曹操的头痛,为他被杀害埋下了伏笔。事实上,华佗在建安十三年(208 年)便已去世,他与关羽、曹操之间的故事都是虚构的。

    二 刮骨疗毒 - 图1
    图 9 为关羽疗伤的华佗

    关羽中毒箭并进行刮骨疗毒的手术,是《三国志·关羽传》中叙述的史实,但并未记载施行手术的医者的姓名。而且,这是发生在樊城之战以前的事情。《演义》则将这一记载与华佗联系在一起,是为了表现关羽之“武”与华佗之“义”。

    毛宗岗本第七十五回的总评中还指出,关羽有二病,除手臂之伤外,还有“尊己而傲物”的心病。这是在意识到陈寿《三国志》评语中所述“羽刚而自矜”的同时,开始揭示关羽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