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PREFACE

    在终端、应用、平台、管道等要素的轮番驱动下,移动互联网经过多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各类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一系列技术演进和整合浪潮,推动网络架构加速革新,“端管云”成为移动互联网架构演进的崭新方向——以云平台、智能管道、融合终端为代表的新一代ICT设施。这一切,都正将信息产业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网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其融合潜力超越了我们的想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中国桌面互联网用户从2000万到1亿用了6年,而移动互联网用户从2000万到1亿仅用了2年。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而台式电脑网民仅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结构和竞争环境正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对互联网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商业模式多样化、复杂化和差异化给企业带来的选择困境以及由此产生的试错成本,给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再造平添了难度。在新的产业背景下,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出路,是全球互联网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这或许是移动互联网魅力如此巨大的根本原因,这意味着可以从无到有建立崭新“商业王国”。谁都会有机会,而机会,从来都是给予那些勇于创新的人的。

    本书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从终端、应用、平台、管道、云、流量等关键要素的角度对移动互联网进行了系统的内涵和趋势分析,并基于这些要素考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新特征。同时,本书各部分都结合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产业现状及实践案例进行了适度的剖析和对比。

    本书以商业模式为主线贯穿全文,但又不拘泥于对商业模式的概念论述。希望能通过案例和数据说话,以解构的方式为读者展现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视图。

    作者团队所在的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市场运营研究部,多年来始终专注于电信产业和市场研究,长期关注全球电信市场的发展动态,并承担了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地市分公司多个层面的研究和运营支撑工作,成绩斐然。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王朝晖副院长和市场运营研究部邓煜熙部长的指导和支持下,编写组对全书框架和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其主要观点反映着作者团队的共识。

    全书共11章。宋杰负责整体框架的策划与设计,以及各章内容的审核。各章编写分工如下:第1、2、9、11章由宋杰编写;第3章由李清莲、刘晓峰编写;第4章由刘晓峰编写;第5章由胡绯绯编写;第6、8、10章由张敏编写;第7章由李清莲编写。同时,本书也参考了同事梁建君、孙丽娟、梁伯瀚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本书编辑刘洋对书稿从选题、撰写到出版所提供的帮助,在他的建议下,本书的定位从面向运营商转为面向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界,这一转变,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虽然本书几经推敲,但仍有考虑不周之处,由于能力、时间的限制,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辑邮箱:liuyang@ptpress.com.cn。

    作 者

    2012年11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