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
8.3.1 未来竞争是基于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的竞争
随着苹果iOS生态系统的大获成功,互联网企业及电信运营商都日益认识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长尾化,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快速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联合产业链其他参与者打造坚实的生态系统,才能做大做强整个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表现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但是单一能力的生态系统存在较易被替代的风险,生态系统的核心主导者正努力打造多样化能力集,让生态系统尽可能吸引多元化的力量,以巩固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
1.良好的生态系统是规模发展关键
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当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能形成良好的循环时,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就能吸引或产生更多的物种,从而扩大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规模。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菲·穆尔(James.F.Moore)指出在现代社会,企业同样不可能孤立存在,也存在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为了自身生存和持续健康地发展,有意识地按照生态学的思维和原理,以价值的传递为纽带,以共同进化为目标,和与其利益相关的企业、组织以及个体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松散的动态结构的复杂适应系统。企业必然与消费者、供应商、投资人、社会环境、其他企业等存在着能力与利益的交换。企业作为生产者将自身能力或整合其他企业的能力以产品形式输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付出利益购买产品享受能力。健康的、可持续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各参与者的能力与利益交换也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从而吸引或产生更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最终扩大能力与利益交换的规模,也即能力或产品的市场规模。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长尾化,传统的单一企业独立进行生产的局面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发展趋势,良好的企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能力开放打造良好的企业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更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规模发展目标。
2.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是发展趋势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其中,人工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十分明显,对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依赖和干扰。例如,农田生态系统就是一种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据优势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企业生态系统就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主导企业持续推动和加以控制,一旦主导企业停止推动或者控制,该企业生态系统就有可能走向消亡或被其他企业生态系统替代。
生态系统的范围没有固定的大小,小到一个池塘一棵树,大到整个森林以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即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同样,企业生态系统参与者越多,跨越的产业链环节越多,具备的能力越丰富,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因此,企业生态系统就是一种通过主导企业持续推动和加以控制的、必将由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简单生态系统发展为具备多样化能力集的复杂生态系统。
8.3.2 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整体框架
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小生态系统到大生态系统,从简单生态系统到复杂生态系统,从单一能力生态系统到丰富能力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构建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图8-9所示,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至少包含4个主要层次的子生态系统及1个关键辅助生态系统。
图8-9 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层次关系图
云:汇聚了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平台提供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在内的生态系统,主要输出云服务能力,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提供用户所需服务。云中主要包括了内容、应用及平台,平台是核心,内容和应用基于平台开发和发布。
通信网络:汇聚了网络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其中电信运营商是核心,主要输出通信能力,承载及分发用户访问云服务带来的流量。
终端:汇聚了芯片生产厂商、终端制造商、OS平台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在内的生态系统,当前OS平台提供商是核心,未来应用开发商(如基于HTML5技术的浏览器开发商)可能成为核心,主要输出终端能力,是用户感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以及消费云服务的出口。
用户关系网络:汇聚了关系网络平台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等在内的生态系统,主要输出的是用户信息、用户行为信息、用户与用户关系、用户与信息关系等的能力。用户关系网络是社会生态系统中人际网络在网络世界的一种映射,其中又包括基础关系网络,例如人与人之间基于血缘、朋友等关系建立的关系网络,以及人与人之间基于某种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建立的关系网络。基于用户关系网络,人与人的网络行为甚至真实社会行为彼此影响和依赖。用户关系网络包含的用户关系越丰富,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映射就越真实,对人的行为影响力就越大。
支付服务:汇聚了包括支付服务平台提供商、支付应用开发商、支付终端制造商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其中支付服务平台提供商是核心,主要输出移动支付能力。支付服务是贯穿其他4个层次的辅助生态系统。
除了终端OS平台外,其他各层次中的平台通常都在云端进行管理,如Facebook既是用户关系网络平台又是云平台。
如图8-10所示,这4个层次的子生态系统构筑成的多样化能力集复杂生态系统形成了从内容/应用/平台到用户关系网络的完整的生态循环:更多的内容/应用/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户(通过关系网络彼此影响),更多的用户促进更多的终端生产,更多的终端带来更多的通信网络使用,更多的通信网络使用激发更多的内容/应用/平台开发。这4个层次的作用并不一定是等同的,哪个层次与用户更贴近,更能掌控用户的需求和体验,这个层次的重要性就更高,这个层次中的主导企业就越可能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当然,生态系统的主导者要促进这个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还离不开其他的辅助能力,其中最关键的要属移动支付能力。移动支付能力帮助主导者简化用户支付手段,为用户提供安全、流畅的支付体验,更快地将用户的支付意愿转化为收入。
图8-10 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生态循环关系图
例如,通信网络时代,电信运营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当时的通信需求,因而成为了主导者,尽管当时的生态系统仅仅覆盖了网络这一层次。而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云和终端这两个层次的重要性超越了网络,正是因为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通信需求向内容和应用需求的更高层次发展,而云和终端能够更好地掌控用户的需求和体验,苹果公司就是这一时期主导企业的典型代表。未来,人们的需求将不再仅仅满足于内容和应用的需求,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需求日益凸显,内容和应用的消费将更多基于用户关系网络展开,因此,用户关系网络由于能够更好地掌控用户需求和体验,则有可能超越现在“云+终端”的重要性,成为最重要的层次。且随着HTML5技术的发展,终端的角色有可能进一步弱化,因此“云+终端”将可能被“云+用户关系网络”取代,其中的主导企业也就可能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主导者。
不管哪个层次的重要性获得提升,未来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各个层次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互相的影响和依赖也会日益加深。因此,仅仅单凭在某一个或两个层次中取得主导地位从而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可能是不够的。任何企业想要在移动互联网中占据主导地位,必定要将其生态系统完整覆盖4个层次,并尽力将自身或其合作伙伴的能力渗透到4个层次成为核心力量,这样才可能巩固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
8.3.3 4个典型企业在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各层次参与模式对比
当前,多样化能力集生态系统还处在发展初期,远没有达到稳定的状态。每个层次的参与者都在发展多样化的能力,尽力将自己的生态系统覆盖4个层次,朝着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主导者这一目标进发。
例如,终端层面的主导者苹果在尽力发展自己云和通信网络层次的能力,原来以云为主导能力的谷歌也在拓展通信网络、终端、用户关系网络层次的能力,以用户关系网络为主导能力的Facebook则在拓展通信网络、终端层次的能力,而传统电信运营商西班牙电信则在云、终端、用户关系网络层次全力发展,避免被管道化的命运。同时,这4个企业都在发展自己支付服务层次的能力。各个层次的参与者角色可能由自己、合作伙伴或双方共同承担,如表8-3所示。
表8-3 4个曲型企业在生态系统各层次参与情况
注:*表示主导者
从对比表格中可以看到,4个企业在各个层次的主导者角色方面都尽力以自己为主导,在非主导者角色方面主要依赖第三方合作伙伴。在当前“云+终端”模式还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终端OS平台提供商苹果和谷歌成了生态系统的主导者。但是随着用户关系网络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可以看到,谷歌在这一层次开始大手笔投入,甚至希望通过收购Pinterest来拓展自己关系网络的深度。Facebook除了通过收购Instagram强化自己的关系网络之外,在云基础设施服务和终端层面还比较薄弱。Facebook曾与运营商合作推广Facebook手机,但效果不明显,因此Facebook积极推动HTML5技术的发展,力图通过HTML5的跨平台特性来绕过终端OS平台的控制,以弥补终端能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