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云计算对产业的影响

作为一项跨越式的信息技术,云计算将改变服务的提供方式、服务的商业模式等,从而对信息产业链产生重大的影响,最后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10.2.1 对数据中心的影响

IDC是企业IT基础设施的核心,也是互联网网站发展的基本设施,具有鲜明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特征。云计算技术能将网络上分布的计算、存储、服务构件、网络软件等各种网络资源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统筹起来,基于资源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通过互联网访问可定制的IT资源共享池能力的按使用量付费模式(IT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服务)。因此,云计算带来IDC业务提供模式的创新,改变了IT基础设施(硬件、平台、软件)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进而带动IDC的产业转型,推动建立更多的新型数据中心。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传统的电信企业、自建机房的IDC企业以及EDC(企业数据中心)都在进行或者计划对数据中心的升级。此外,部分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采用新技术建设大规模的新型数据中心,除了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外,也为第三方提供IaaS、PaaS等新型网络服务。各方新建的新型数据中心采用高性能基础架构,实现资源按需提供服务,并通过规模运营降低能耗,节省运营成本。

数据中心的虚拟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艾默生网络能源于2011年8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主要240家数据中心经营者中,绝大多数数据中心都采用了虚拟化,只有8%的数据中心没有对任何服务器进行虚拟化。全球范围内,2011年虚拟主机的数量将超过物理服务器的数量。

10.2.2 对软件产业的影响

云计算将改变软件产业的开发和部署方式,使其像传统工业流水线一样高效,极大地简化企业的IT管理,有效降低企业的IT基础设施成本,降低个人使用信息服务的难度,并全面提高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

云计算使得软件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革。传统软件开发需要经历需求分析、软件编写、软件测试、购买硬件搭建系统等定制化开发阶段,云计算环境下的应用以互联网服务的形式来交付和运行,开源、开放的软件合作开发模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织模式,软件通过服务的形式实时演化,改变了传统软件更新和部署的生命周期,在线软件服务可被频繁重用和组合,可进一步提高软件生产组织的效率。

云计算使得软件实现了动态扩展。云计算平台的出现使得计算平台的资源具有了可编程的特性,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基础架构平台的一些接口来感知应用程序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可以结合访问情况对应用程序的运行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云计算平台具有可编程的资源分配,因此还可以设定自动化的部署过程,也就是可以让应用程序自动化地完成部署、升级等工作。这样,当需要更多计算实例来处理更多的用户请求的时候,新的计算实例可以动态地生成出来并自动启用,从而使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地构建高可用并且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的应用。

10.2.3 对运营商的影响

电信运营商不仅仅运营庞大的基础通信网和业务网,还建设了大量的IT支撑系统。IT支撑网需要海量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支撑大规模用户的精细化管理和优质服务。云计算在海量数据存储和海量数据计算方面特有的高性能和低成本特征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机遇。引入云计算技术,以服务为中心,开放标准接口,可以加快应用交付的时间,提高应用开发商的黏合度,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创新的业务模式。

云计算使得运营商从单一地提供带宽资源、话音及部分非灵活扩展的增值业务,扩展到提供SaaS、PaaS、IaaS三个层次的服务,从而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更大的灵活性以及更丰富的应用和产品,能更有力地推动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业务模式的变化也将带来管理模式的变化以及组织架构的变革,例如中国电信成立了专门的云计算公司负责云计算服务的运营,包括云计算基础资源和云计算平台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等。此外,云计算的发展还会进一步推动传统电信网络的演变,推动服务器、网络等信息技术基础资源的整合,推动移动网络、固定网络新业务的开发,影响各种IT系统架构的演进。

10.2.4 对终端的影响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大量的计算工作从终端设备逐渐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因此对于终端设备的计算要求相对有所下降。越来越丰富的终端设备,无论是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都可以成为用户使用云计算服务的方式。

随着云计算服务的日益丰富,人们通过各种终端随时随地接入云计算网络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云+端”的紧密结合成为必然,终端设备必将更加简洁、丰富、轻量化和个性化。终端设备的发展,将不再是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捆绑,而是出现二者松耦合的趋势。终端设备的软件系统将更专注于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并实现跨平台化。

10.2.5 对用户的影响

云计算提供按需服务,以服务的形式提供IT,使得用户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计算和存储,同时按使用计费。对于用户来说,既能保持服务能力和质量,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使用模式,节约成本。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云计算直接让他们具备与大公司同台竞技的IT能力,带来的是革命性的消费模式,形成新的使用习惯。

总之,未来几年云计算将带动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更强的计算能力、更低的成本。同时,支持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人们未来的信息获取方式,可随时随地接入、使用自己的应用和数据,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使用同步的数据和应用内容。

10.2.6 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

鉴于云计算将给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各国政府纷纷将云计算服务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之一。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维韦克·昆德拉宣布政府推动云计算的实验计划,开始将工作流程转移至云端。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维韦克·昆德拉签署发布《美国联邦云计算战略》白皮书,旨在利用云计算改善、提升政府服务。此次发布《美国联邦云计算战略》白皮书是推动云计算发展的落地和延伸。白皮书公布的美国联邦政府2012年财政年预算显示,在美国联邦政府800亿美元的IT项目预算中,25%(约200亿美元)将用于云计算。

在美国的引领下,日本和欧盟也积极跟进。2009年,日本总务省和通信监管机构计划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Kasumigaseki Cloud”。根据计划,这一项目将在2015年完成,目标是用云计算技术集成政府的IT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欧盟也支持开展了名为“Vision”的云计算项目。项目于2011年开始,将于2013年结束,旨在改善云计算存储的兼容性,从而使数据的保存和处理更加方便。项目将制定开放标准,实现在不同介质上存储的数据以及云计算提供商之间的数据传输规范化和标准化。该项目已经得到包括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Orange、西门子、意大利电视公司、SAP等企业的支持。

我国政府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层面也已经有了实质性动作,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云计算的部分政策措施。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发布了云计算战略或实施策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作为发改委和工信部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试点城市,在推动云计算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成都、广州、东莞等城市也把云计算服务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