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12 孩子吃饭难,怎么办?

    5岁的吉娅喜欢吃零食,她的父母想尽了办法让她吃饭,却收效甚微。下午4点,吉娅对妈妈伊娃说:“我饿了!我要吃点东西。我需要吃东西。小鱼饼干!小鱼饼干!”

    伊娃说:“最好等到吃晚饭时再吃。”可吉娅不管,直接冲向了零食柜。伊娃不想让吉娅饿肚子,于是说:“好吧,好吧,但是要答应我,接下来一定要好好吃晚饭。”吉娅答应了,也平静了下来。她吃了一些饼干后,晚饭时却一口也不吃了。伊娃气坏了。

    孩子吃饭难的问题可能会给父母带去很多焦虑,例如让我们怀疑自己的养育能力,或是让我们陷入与孩子的控制权之争中。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吃饭难这件事忧心忡忡,原因之一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照料孩子、让他们获得生存和成长所需营养的能力。毕竟,父母首先得让自己的孩子们活下去。与孩子饮食相关的各种事情都让我们惴惴不安。从一定程度上说,孩子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就是衡量我们这些父母是否合格的标尺。如果孩子不吃我们做给他的饭,那样子就像在说:“我不接受你为我做的事,我不接受你的饭,也不接受你。你就是个坏父母!”另一方面,如果你看着孩子吃西蓝花,那种感觉就像是孩子在说:“我接受你为了我的生存所做的努力。我接受你做的饭,也接受你。你是优秀的父母!”当父母们在餐桌旁讨论孩子吃什么、不吃什么的话题时,他们真正在说的似乎是他们是否称职,他们做得够不够,以及孩子是否愿意接受他们的付出。了解养育和给孩子吃饭这两件事之间的这一深层关系是解决“孩子吃饭难”问题的第一步。这么做能帮助我们区分实际发生了什么和这件事在我们心里搅起了什么。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去就事论事,而非把我们的恐惧和不安也掺和进去。

    孩子吃饭难的种种表现也涉及更深层次身体主权(对身体的控制权)问题,例如谁拥有对吃饭这一行为的控制权,孩子能否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在吃饭时说“我不饿”“我不想吃”,或者“你给我做意大利面我才吃”,那么他实际上是在问这样的问题:“哪些事情是父母可以做主的,哪些事情又是我可以做主的?”“我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做决定?”“你信任我吗?”孩子突破行为规则,抗议父母的选择,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目的是寻找“我的事情我说了算”的感觉……当然,这一切也发生在吃饭以外的事情上。

    这两类冲突(即由父母心里的不安所引发的冲突和由孩子争夺控制权所引发的冲突)终归是相互影响的。当孩子挑战关于吃饭的行为规则或完全不吃饭时,父母会觉得自己是“坏父母”。为了找回自己是“好父母”的感觉,父母只会变本加厉地控制孩子。然而,孩子越是觉得受人控制,她就越是坚持不吃饭或挑战关于吃饭的行为规则,以此来维护自身的独立性,而这又会让父母更加绝望,让控制权之争更加激烈,让所有人都心力交瘁。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如何才能跳出这一恶性循环,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形成能让所有家庭成员感觉更好的互动模式呢?我认为,答案就包含在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和畅销书作者埃琳·萨特的开创性工作中。她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提出了“责任划分”理论。

    父母的职责:决定吃什么,在哪儿吃,何时吃。

    孩子的职责:决定吃不吃,吃多少。

    这一责任划分方式的优点在于,它既能推动关于饮食的健康的互动模式的建立,也能促进孩子在自我调节和自信等方面的发展。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萨特的责任划分方式很像我在准则3里介绍过的家庭职责划分。我认为,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知晓自己的职责,那么整个家庭就能更好地运转。萨特也认为,如果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都很清晰,都“走在自己的轨道上”,那么一家人就能在饮食和身体控制权方面形成健康的互动关系。萨特说,父母应当负责维护与饮食有关的行为规则,即吃什么,在哪儿吃,何时吃。从本质上讲,父母需要首先履行职责。他们做出最基本的决定,并且设定选项和各种限制。在这之后,孩子才能做出自己的决定。你甚至可以把父母当作一个容器,他们形成了外部边界,孩子不能突破。但是在边界内部,孩子是可以自由探索和表达的。你已经听我介绍过,孩子在家中的职责是探索,是表达情感;在萨特的模型中,孩子用来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方式就是在吃饭这件事上做决策,即允许什么东西进入他们的嘴巴,要不要咽下去,咽多少下去,以及把什么留在盘子里。

    我喜欢萨特的责任划分方式还在于,它给了父母一种方法来对自己承担的角色感到满意,而不管他们的孩子吃了什么或者不吃什么。父母们可以对自己说:“我只是负责解决吃什么,在哪儿吃,何时吃的问题。我的职责尽到了吗?尽到了,我做了鸡肉、意大利面和西蓝花。我决定晚餐下午五点半开饭,就在家里的餐桌上吃。所有这些事,我都做到了!”当然,有的父母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些疑问,例如“我儿子只吃了意大利面……我想知道他为什么一点蔬菜也不吃。我做错了什么?”这时,我希望你的心里能响起警报声:“哦,等等,那是孩子的事!那些决定是他做的。我还是回到我自己的角色上来。我将继续履行好我的职责,我也信任孩子能履行好他的职责……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认为,孩子饮食方面的首要原则是:尽力减少与食物有关的焦虑比吃掉食物更重要。有例外情形吗?有的,例如孩子生了病,或是医生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当然这些都是特殊情况。但即便如此,关注孩子在吃饭时的感受也十分重要。毕竟,餐桌只是我们透过孩子的行为(在这里就是指吃饭)去了解他们的感受的另一处场所;像往常一样,孩子仍旧需要父母设定行为规范,信任和尊重孩子,以便他们能够去探索、尝试和茁壮成长。记住,孩子们能够做主的事情太少了。通常情况下,他们真正能够掌控的事情只有吃什么,吃多少。在饮食和如厕训练方面,父母们必须去反思自己的控制欲。这样,他们才能给予孩子所需的自由。

    育儿工具箱

    ■巧用口头禅

    我在前面的内容里提到过,口头禅能帮助焦虑的孩子平复心情,但口头禅的这一作用对父母们也有效。如果你知道自己在为孩子吃饭难的问题而焦虑,或者你很难不在吃饭的问题上控制孩子,那么你就可以用口头禅来帮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关注点。你可以试着对自己说:“我唯一的职责是吃什么,在哪儿吃,何时吃。我能做好这件事。我能做好这件事。”“孩子吃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我的职责已经完成了。孩子的情况会好起来的。”或者:“孩子吃了什么并不是评价我养育能力的标尺。”

    ■讨论各自的职责

    我喜欢跟孩子进行诚实、直接的对话,讨论各自在饮食方面的职责。我会把萨特的责任划分方式讲给孩子听,一来督促自己,二来让孩子知道他能够决定什么,不能决定什么。例如“我今天学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想跟你说说。说到吃饭,你跟我都有职责,但我们的职责完全不同。我的职责是决定我们吃什么,在哪儿吃,还有在什么时候吃。肯定至少有一种东西是你喜欢吃的,这样你吃起饭来就不会有压力了。你的职责是决定要不要吃我做的东西还有吃多少。是不是有点意思?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把什么东西吞进肚子里,但你不能让我给你做你想吃可我那天并没有做的东西。我可以选择我们那天吃什么,但我不能让你多吃什么,也不能让你必须吃完什么。你觉得这么安排怎么样?”

    ■关于甜点的具体策略

    谈到甜点,绝对正确的做法是不存在的,关键是,你要基于你的职责来做决定。记住,你只需考虑与做甜点有关的事,即要不要做,做哪种,以及什么时间上桌,后面就是孩子的事了。也就是说,你不该同时去考虑孩子会吃掉多少,因为那是孩子的事,不是你的事。我知道你会这样想:“可我家孩子只想吃甜点,如果不考虑他会吃掉多少,那他晚饭就一口都不会吃了!”这时,你可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搞懂了责任划分原则。如果你搞懂了,你就可以做出一些改变了。例如,你可以在晚餐时提供一小份甜点,甚至可以把甜点与意大利面、鸡肉、西蓝花盛在同一个盘子里。从务实的角度看,我不会把甜点做得太大,那样孩子光吃甜点就吃饱了,但我也不喜欢把甜点上得太迟,让它成为某种诱人的奖励。把甜点和晚餐一起上桌能让甜点显得不那么特别。这表明你信任孩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么做也会逐渐降低孩子对甜点的兴趣。你还可以拿甜点来充当下午的零食。这样一来,甜点和晚餐就完全没有关系了。

    ■关于零食的具体策略

    零食就是我们存放在储藏室里的那些松脆可口、让孩子垂涎欲滴的食物。我们发誓不再购买,可最终还是把它们装进了购物袋。同样,在孩子吃零食这件事上,绝对正确的做法也是不存在的。有些父母不买零食,有些父母任由孩子去吃,还有些父母处在两者之间。在这件事上,任何做法都不存在道德上的优越性,所以你要察觉自己有没有为此而感到内疚,然后问自己:“在我家里,我在零食方面的做法有效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嗯,不是特别有效,因为我想让孩子吃更多饭。”或者:“不是很有效,因为我家孩子除了零食什么都不吃。”那么你回答到这里就可以了,无须内疚。另一方面,如果你不介意孩子吃多少零食,这或许说明,你的做法是有效的。倘若你想做出改变,那么就提醒自己,你的职责只是决定“吃什么,在哪儿吃,何时吃”,这一点很重要。你不必征求孩子同意,只需把改变宣布出来,然后允许孩子表现出他的反应和情绪。例如,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要把咱们家吃零食的规矩改一改。我们吃了太多的零食,导致饭吃得不够,可是只有吃饭才能长身体。今后你放学回来只能吃这两样零食。我知道这个变化很大,我也知道你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容忍孩子的抱怨和不满

    在孩子的饮食问题上做决定的时候,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判断,该拒绝就拒绝,同时忍受孩子的抱怨和痛苦。这是将萨特的责任划分理论落到实处的关键步骤,因为分清责任后,我们就必须愿意去履行它,而这就需要我们去应对孩子的不满。这看似容易(“好吧,孩子对我不满,没关系”),但要忍受一个在饭桌上发脾气的饥饿孩子也是很辛苦的事。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做法。

    ●提醒自己:“我知道至少有一种食物是孩子可以吃的,虽然不是他最喜欢的,但绝对是他可以接受的。我的职责是做饭,孩子的职责是决定吃什么,吃多少。虽然这并不太美好,但我们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提醒自己,你无须得到孩子的同意:“我不需要孩子同意我的决定。”

    ●允许孩子不高兴:“你可以不高兴。”

    ●把孩子的愿望说出来:“你希望我们晚饭能吃……而不是……”或者:“你希望由你来决定每顿饭吃什么。”

    ●把孩子的不满和你的决定分开来看:“孩子不满或发脾气并不代表我的决定是错的,也不代表我是一个冷漠的或不称职的父母。”

    ●重申你的职责:“作为父母,我的职责是做出我认为对你有利的决定,即使我知道你不喜欢我这么做。”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伊娃意识到,她一直在吃零食的问题上征求孩子的同意,而非坚持自己的主张。于是她提醒自己,她和吉娅的职责是不同的。随后,伊娃找了一个安静的周末早晨对吉娅说:“吉娅,我要把咱们家吃零食的规矩改一改,免得你在吃饭时没胃口。你可以吃小鱼饼干,但我会在开饭的时候把一些小鱼饼干放进你的盘子里,跟其他食物放在一起。下午我会给你吃点水果和奶酪,但是3点以后就不能吃零食了。我知道,这么做你可能会觉得很难受,不过你慢慢就会习惯的。”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伊娃心里有些紧张,但她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那天下午,吉娅在吃零食时发了脾气,她想吃小鱼饼干和另一种椒盐饼干。伊娃强忍着对吉娅说:“我知道你现在想吃这两种饼干。我们现在可以吃点苹果片和奶酪,如果你实在不想吃,也可以等到晚饭时再吃。你可以不高兴。我知道,你希望你能说了算!唉,做个小孩真是不容易。我爱你。我在这里陪着你。”伊娃提醒自己,如果吉娅选择不吃零食,那么她可以早点开饭,免得吉娅饿太久。经过这件事,伊娃更有信心了。她对自己说:“在孩子看电视和买新玩具等许多事情上,我都是这样来应对她的不满的。我维护行为规则,同时也允许吉娅有她的情绪。这么做在吃零食的事情上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