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应对科技变革

并行计算、大数据和一切事物的网络化并不只是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概念。它们更是一场早已开始的变革的宣言,而这场变革将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横扫世界。社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几乎不可能事先预测某项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在20世纪50年代,经营着一家卡车公司的马尔科姆·麦克莱恩发明了一种不用卸货就能直接从轮船移动到卡车上的集装箱。他的发明推动了运输业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诞生了可容纳上千个集装箱的巨型轮船,也孕育了不需要任何码头工人就能运转的自动化港口。这个历史事件在当时的文化产物中也有所体现,如电影《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和电视剧《一家子》(All in the Family)。这跟中国的崛起也有一定的关系,借助一个个钢制的箱子,中国将出产的货物运送到了世界各地。

汽车推动了郊区的崛起。手机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提前做好计划。Twitter帮助人民推翻了政府的统治。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体现在各种难以预料的方面。人们最好做好准备,因为这一切马上就要再次发生。

除了要考虑计算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考虑人的因素。人们总会利用新的科技做一些坏事,有的人是无意的,另一些人则是故意为之。我们还需要具备符合人们认知逻辑的良好产品设计,让人们能轻松地上手使用新一代的科技设备,尽可能不要让学习曲线太陡。

可能会有人尝试控制科技,其动机有可能是出于个人利益,还有可能是为了获取他人的信息。最坏的可能性是人们会用科技制造麻烦。有些麻烦无伤大雅,只是比较烦人而已,另一些则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阻止某些人利用科技手段制造社会灾难,人们有必要加强密码学和安保措施的研究和使用,并且时刻保持警惕。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项科技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表现良好时,大家会误以为它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表现良好,这也许是其最危险的一面。如果人们对科技投入过多的信任,它可能就会在大家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掉链子。未曾预料到的罕见事件的发生会加剧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一些例子包括: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下新奥尔良市的防洪堤决口,2010年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公司的钻井平台爆炸之后大量原油泄漏的事故,以及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啸之后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灾难。我们应该像对待未被驯服的猛兽那样正视科技的力量与危险性。发生大规模科技事故的概率虽然很小,但仍有可能性。人们要警惕不要让科技事故酝酿出更加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