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篇和下一篇文章是基于1987年9月在苏黎世国际运动神经细胞病学学会的发言,并合并了1991年8月写的材料。
[2]这是1987年10月在伯明翰召开的英国运动神经细胞病协会会议上的发言稿。
[3]这是1989年10月在西班牙奥维多接受阿斯特里乌斯王子协和奖金时的讲演。此文做过修订。
[4]此文原载于1988年12月的《独立报》上。《时间简史》荣登《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榜达53周之久;在英国直至1993年2月止已列名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最畅销书榜达205周之久。(184周后,由于在这个榜上出尽风头而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在已被翻译成33种文字。
[5]杰弗里·阿歇尔(Jeffrey Archer)是美国当代悬念通俗小说家。
[6]雅各布·布朗诺夫斯基(Jacob Bronowski)是英国当代人类学家。——译者注
[7]截至1993年4月,在美国出了精装的第40次和平装的第19次印刷,而在英国是精装的第39次印刷。
[8]1992年5月在剑桥凯尔斯学院的讲演。
[9]1980年4月29日我在剑桥就职为卢卡斯数学教授。这篇文章即我的就职讲演,由我的一名学生宣读。
[10]事实上,1983年人们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观测到W和Z粒子。1984年另一次诺贝尔奖颁给了卡罗·鲁比亚和西蒙·范德·米尔,他们领导的小组做出了这个发现。只有特符夫特失去了得奖机会。
[11]潘格洛斯(Pangloss)是伏尔泰小说《赣第德》中的人物,他是一名乐观主义的哲学家,经常使赣第德陷入困难境地。他的名言为:“我们生活在所有可以允许的最好的世界中。”伏尔泰用他来影射卢梭。——译者注
[12]超引力理论似乎是具有性质1,2和3的唯一的粒子理论。但是在写完这篇文章后,人们把大量兴趣投注于所谓的超弦理论。像弦的小圈的广延的物体而非点粒子是这些理论的基本对象。它的思想是,我们觉得是粒子的东西实际上是圈上的一个振动。这些超弦理论似乎在低能极限下归结为超引力,但是从超弦理论抽取在实验上可检验的预言迄今只得到很少的成功。
[13]这是1991年7月在东京日本电话电报资讯交流系统公司的模式会议上的讲演。
[14]1987年6月在剑桥举行的为纪念牛顿《原理》出版300周年的“引力300年”会议上的讲演。
[15]1977年1月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
[16]蒲鲁斯特(Marcel Proust)是法国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小说家。——译者注
[17]这是1988年4月在伯克莱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希奇科克的讲演。
[18]这是1990年4月在剑桥大学西格玛俱乐部的讲演。
[19]西尼德·奥柯诺(Sinead O'connor)是英国通俗歌星。——译者注
[20]麦当娜(Madonna)是美国通俗歌星。——译者注
[21]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达尔文讲演。
[22]帕伦克(Poulenc)是法国20世纪初作曲家。《格罗里亚》(Gloria)通常在做弥撒时演奏。——译者注
[23]阿尔多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是进化论者托马斯·赫胥黎之孙,英国小说家。《对位》(Point Counterpoint)是他1928年发表的乌托邦式的实验小说。——译者注
[24]美尔基尔(Laurity Melchior)是丹麦20世纪男歌唱家。——译者注
[25]列曼(Lotte Lehmann)是德国20世纪女歌唱家。——译者注
[26]依狄斯·皮阿芙(Edith Piaf)是法国20世纪女歌唱家,被誉为法国的麻雀。——译者注
[27]乔治·爱略特(George Eliot)是英国19世纪女小说家。《中途》(Middlemarch)是她的一部杰作。——译者注
[28]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是英国20世纪女小说家。——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