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疗法:刺激人体潜能和禀赋?
伸颈吞气/庄子/餐风饮露/三尸虫/辟谷冬令营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北宋年间,河北发大水,到处都是尸体。有一对夫妻抱着自己的小孩,但因为没有饭和奶喂,孩子奄奄一息,快饿死了。这对夫妻不能继续带孩子走,也不忍心看孩子被别人吃掉,该怎么办呢?后来他们看到一处墓地,就把孩子放在墓地旁,让他自生自灭。
令他们想不到的是,第二年他们又路过这个地方,震惊地发现孩子竟然没死,而且精神比以前还好。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神奇的是,孩子还认得他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说,这个小孩天赋异禀,虽然没有吃的,竟然学会了模仿蟾蜍吸气和吐气的方法,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同样,《异闻集》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只不过故事中的小孩是跟乌龟学的“伸颈吞气”。
很显然,上面的故事有很大的杜撰成分,权且当作趣闻来看即可。不过有一点让人感到神奇,就是故事中孩子特殊的“自救法”。实际上,这是辟谷服气,即辟谷的一种。作为我国古代道教的一种传统养生术,其历史源远流长。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的神奇故事
辟谷的来龙去脉
同现代人一样,古人当然也想长寿,于是,他们就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吃、喝、玩、乐,各个方面无所不包。而其中,辟谷就是很特殊的一种。
辟谷也叫却谷、服气、休粮等,源于先秦时期。这里的“辟”,跟“避”是通假字,是逃避的意思。所以,辟谷的意思就是远离谷物,不吃五谷。
辟谷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而且从者众,有一些还是有名的大人物,像大思想家老子、庄子,“太极宗师”张三丰,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全真道开创者王重阳等,都是辟谷的支持者。
庄子在《逍遥游》里就曾提及:“……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马王堆出土的战国时代的《却谷食气篇》中,同样有关于辟谷疗法的内容:“却谷者食石韦。朔日食质,日贺(加)一节,旬五而[止]……”
不过,最开始一些人选择辟谷,并不是为了养生或减肥美容。要知道,当时很多平民百姓吃饭都是大问题,很多人选择辟谷,是不得已而为之:为逃荒,求生存。古时候经常闹饥荒,根本没有足够的食物吃,人们就想到用这个方法。现代人却反了过来,不是因为食物少,而是因为吃得太多。
后来道教看出了辟谷的隐藏“价值”,于是将其承袭了下来,同时进行了改进,将之演化成一种特别的修炼方法:辟谷服气。这种方法最初是仿生,模仿乌龟、蛇、青蛙等动物的呼吸。
道家为何会选择辟谷呢?
道教的《太平经》是一本治身治国的经书,书中首先提出,辟谷既可以养个人,还可以养众生,即“助国家养民,助天地食主……君臣民足以安身心,理其职,富者足以存财,贫者足以度躯”,如此一来,“吉岁可以兴利,凶年可以存民”。由此可以看出,提倡辟谷,一方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无可奈何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统治阶级为应对困境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略。
此外,道家还有一个特殊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种有害的东西,叫“三尸”,或“三虫”,之所以出现这种东西,是由于人吃进身体的五谷杂粮。五谷性浊,不干净,对轻身修炼不好,会危害人体,所以需要将它们从身体内避掉。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局部)
由于道家追求成仙,“脏”东西自然是越少越好,辟谷服气当然是一种绝妙的方法了。通过这个方法,他们想着人体的内气会慢慢充盈,练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达到不吃五谷或其他粮食的阶段,且人也不会感到饿。此外,人的智力、精力和体力也不会受影响,甚至比辟谷之前更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更妙的是,他们认为这种方法还可以刺激身体潜在的功能和先天禀赋,使人重新得到改造,甚至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重生。这种状态很像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简直是神仙般的存在。
但是这么高深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练的。想要辟谷,需要先服气来引导。什么是服气?服就是吃,服气就是吃气,吐纳。
徐表然撰《武夷志略》中的辟谷插图,在古人眼中,辟谷可使人轻身成仙。
三尸狡乱,人难成仙
三尸,事实上起源于古人的魂魄观与鬼神观,经道家人格化以后,成为一种形象,是道家医学和修炼方术的重要观点。关于“三尸”的最早记载出自《汉武帝内传》。据说当年汉武帝之所以成不了仙,就是因为“三尸狡乱”。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有更详细的分析:
“……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享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为过失……”即人身体里面住着三尸虫,这种虫子没有形体,属于鬼神一类,它们虽然寄居在人体中,却巴不得人早点死掉,这样就可以出来享用祭祀死者的贡品了。每逢“庚申之日”(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干支记时法),三尸虫就会上天向司命神打人的小报告,通常是60天一次。古人在庚申日这一天是彻夜不眠的……
三尸虫有什么危害呢?《酉阳杂俎》中说:“三尸一日三朝,上尸青姑伐人眼,中尸白姑伐人五藏,下尸血姑伐人胃。”它们会让人浑身受损。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危害外,它们还有形而上学的意思,即象征着欲望的“恶门”。至于为什么会有三尸虫这个概念,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来源于蛆虫或寄生虫。
辟谷服气,并非什么都不吃
古时的辟谷服气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东西也不吃,只服气,所谓“餐风饮露”“吐纳日月精华”,不食任何“世间浊物”。今天来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对辟谷养生的误解;另外一种是,不吃五谷,但会吃点其他的食物或药物,而且药物很重要。
古人辟谷有专门的食材来调理身体,以保证人日常的热量摄入。那他们究竟吃什么呢?
选择其实很丰富。古代方士辟谷,常选的食物有红枣、黑豆、黄精、胡麻、茯苓、天门冬、白蜡、松脂、花生米、核桃、何首乌、芝麻、麦门冬、白术、地黄、莲花子、核桃肉、蜂蜜等,还可以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但每次食用量不宜多。有的人也会饮酒。
如果在辟谷期确实感到饿了,实在支撑不住,则可以吃一些凉拌蔬菜,喝点稀饭。
《圣便良方》中就记载了关于辟谷期服药的妙方:“松脂(研),杏仁(去皮尖,炒为米),枣肉(焙干,为末),茯苓(去皮,为末),蜡(熔为药水),上五味各等分,合成丸如梧桐子大。食后饥服五十丸便不饥,功效甚多。”《千金翼方》中则记载有“松子丸”:“松子、菊花等分,松脂,蜜丸。”方子中包含松子和菊花,辅材是蜂蜜和松脂。
在食物选择方面,古人辟谷时对红枣、蜂蜜很重视。人们认为红枣是良药,具有镇静、催眠、降压、增强肌肉的功效,很多人很推崇它,比如张仲景、李时珍等。而蜂蜜呢,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等,能滋补健体,古人通常把它当作重要的辅助药饵。
禁忌派
曾有一男子,因为血糖偏高,瞒着家人去山里参加所谓的辟谷冬令营,结果不但血糖没降下来,反而病情加重,两个大脚趾坏死,最后只能手术截掉,才保住一条命。而另一个人就没他这么幸运了,不但血糖没有降下来,连命也搭了进去。还有人因为不正确的辟谷,诱发肝腹水、食道静脉怒张破裂大量呕血,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实上,这些人根本没弄清楚辟谷真正的含义,仅是道听途说而已,在没有弄清楚真相的情况下,赔了金钱,又折了身体。
实际上,辟谷有很多弊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盲目地辟谷很容易适得其反。另外,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千人千面,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选择。
辟谷还有一些禁忌人群。比如精神病患者、晚期癌症患者、胃溃疡穿孔的人、严重心肌梗死的人、有严重肾病的人、有传染病的人等,都不适合辟谷。此外,身体特别瘦的人、情绪变化特别大的人、心理压力特别大的人、重体力劳动者,都不适合选择辟谷。这类人通过辟谷虽然可以去除身体不适,但却容易出现其他新的健康问题。
辟谷是一种用于个人养生、修炼的道术,需要师承和老师的指导,真正纯粹的辟谷讲究吐纳、闭息、服气、观想、站桩、打坐等基本功,没有根基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辟谷之前,要做好准备:身体、心理、精神等,缺一不可。辟谷的时间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以安全为上,自然为度,不要片面追求效果。要有始有终,把握好时机,不能太执着,避免自食恶果,比如导致营养不良,耗散元气,有的人甚至因为营养不良、脏器衰竭而死。
因此,我们既不要迷信辟谷“治百病”“长寿成仙”,也不要盲目修习;既不能将其迷信化,也不能将其神话化,认为它无所不能。选择辟谷,要建立在正确认识和理解辟谷的基础之上;另外,辟谷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且辟谷不等于不吃不喝。
此外,还应警惕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他们很容易利用人的心理暗示,夸大辟谷的功效,诱导大众进行辟谷,从而牟取高额利润。曾有一年,广东罗浮山有一个5天辟谷班,一个人的体验价近7000元,还不包括住宿费、交通费。还有一些人利用人们养生心切的心理,做出违法的行为,更是令人不齿。曾有一位自称李一的“道长”以辟谷的名义开班,后来被举报“乱搞男女关系”,跌下神坛。我们对这样的人当万分谨慎,必要时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