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引 言
早期自然语言的处理程序,如ELIZA(通过键盘和控制器能对病人实施心理治疗)就具有智能的表现。它的程序策略是,运用关键词搜索原先录制好的应答,然后根据“病人”的状态再向病人提出问题。这种处理程序在偶然的情况下也是具有说服力的。例如,下面是一段一位计算机公司的雇员(Vp)与ELIZA电话对话的录音记录,Vp并不知道ELIZA的真实身份(Boden,1977:96):
Vp:今天早上,我可以使用计算机吗?
ELIZA:你为什么要这么问?
Vp:我或许可以额外地增加一些telcomp的销售量。
ELIZA: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Vp:我预期顾客会对这种系统的演示表示满意。
ELIZA:这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Vp:当然。
ELIZA:在你看来这件事情很有意义了?
Vp:你是在嘲讽我吗?
ELIZA:你为什么认为我嘲讽你了?
Vp:没有什么理由不允许我现在使用计算机吧?
ELIZA:就请告诉我更多一些关于你预期的顾客的信息。
Vp:打我电话吧,我的电话是:491-1850。
当Vp给一个正在睡觉的同事打电话的时候,他得到了下面的对话:
Vp:你为何如此戏弄我?
同事:你为什么认为我戏弄你了?
但有谁会认为ELIZA的谈话与人类相似呢?而且,虽然ELIZA的表现很引人注意(一个秘书,当他知道ELIZA是电脑程序时,即使当事人正与ELIZA进行谈话,也会打断让其离开),但是它的谈话却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没有动机、没有计划、没有语义(意义)、没有交流策略、没有环境意识、没有知识等等。
1971年,特里·威诺格拉德(Terry Winograd)在其MIT博士论文中彻底地改变了这种情况。他认为ShRDLU[1]经适当设计能够在有限范围内“理解(understand)”(直接引用威诺格拉德如此令人吃惊的描述)语言:在一个涂有各种颜色的积木微小世界里,有几个立方体、几个角锥和一个盒子——所有这些都放在一张桌子上。ShRDLU能够对提出的问题、陈述和命令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能够对这个积木世界进行推理,并有计划地移动、应答,与对话策略和动机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