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1978年,停止多年的高校招生重新开始,北京大学经济学系77级、78级新生相继入校。当时北京大学经济学系主持教务工作的是胡代光先生。他找我商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会后,他提出以下三个重要的建议:一是除恢复政治经济学教学以外,还应开设“当代西方经济学”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二是增设选修课“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提高学生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不同流派的识别能力;三是继续办好国外经济学家的著作介绍(油印资料集),充实经济学系教师的知识,跟上国外经济学的动向。
从77级起,我连续几年都讲授“西方经济学”一课,并同胡代光、范家骧两位先生一起合讲“当代西方经济与流派”一课。此外,我还和陈岱孙先生一起讲“国际金融学说史”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写了不少读书笔记,其中有些在杂志上发表了,有些编入教材或参考材料之中。这些,距今已经30多年。陈岱孙、罗志如、胡代光先生先后去世。我在编辑这本有关西方经济学说的文集时,回忆当时的情况,使我再次对陈岱孙、罗志如、胡代光先生表示感谢。同时,我也对学生傅帅雄博士、陈骐博士、王福晗博士致谢,因为他们为这本读书笔记的及早交稿投入不少精力和心血。
厉以宁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