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案例

    华为:逆全球化情境下的企业韧性

    一、企业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与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的业务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多亿人口提供服务。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华为在研究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力求突破技术难题,找出行业需要,解决全球问题,与全球学术界进行开放的合作,持续探索新理论、新架构、新技术,支持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010—2021年,华为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8450亿元。2021年,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为10.7万,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为1427亿元,约占全年总收入的22.4%。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为在全球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个(超11万件)。

    二、华为面临的政治风险及应对措施

    从1996年起,华为进入俄罗斯、欧洲等多个国家与地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全球性政治风险由萌芽到爆发的各个阶段中,华为相应地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体现了企业韧性。

    华为具备了雄厚的资金基础、扎实的技术沉淀和全面合规的管理制度。同时,在风险辨识方面,华为能迅速地对业务线进行了审核,对各零件的库存量等进行梳理,以应对各种因素的影响。为适应、升级、逐步激活资源,拓宽技术研发的深度和广度,华为在企业领导的合作网络中,注重合规管理的战略价值,在市场布局上更加强调风险导向,在供应链管理上增强稳健性导向,并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

    数字化是影响韧性的根本。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进而促进组织变革,改进业务流程,带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网络协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过程。企业通过数字化感知预测,注重协同和创新,从而激发和培养企业韧性。

    三、发展与总结

    目前,华为实施的战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企业策略的选择极为重要

    企业策略极为重要,策略错误是企业最严重的错误,还需要实时调整。华为在策略失误后仍能成功渡过危机表明,在战略机遇期,出现判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企业若选择保守策略,不及时调整策略方向,战术上再积极也是徒劳。

    2.紧抓拳头产品

    产品是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的发展与产品的更新密切相关,纵横式交换机、程控式交换机、3G技术、5G技术都是华为研发的重中之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抢占拳头产品很难战胜危机。

    3.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华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提高业绩的重要支撑。要想提高科技的先进性,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4.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化变革

    管理改革、苦练内功是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任正非对华为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重金聘请IBM顾问公司重新管控流程,创建一个先进、合理的管理系统。在成套改革的支持下,华为终于走出了危机。

    5.聚焦主业,力戒多元化

    聚焦主业,力戒多元化。在产品战略与产业布局上,任正非始终围绕电信设备技术发展,不搞非主业多元化,集中资源、聚焦主业,最终才能战胜危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多方资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