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平台共生的增长

    企业要想实现价值共创,还需要关注共生平台,实现偏利共生及互惠共生,致力于以价值共生构建企业的数字生态,以资源共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偏利共生与互惠共生

    1.偏利共生与互惠共生的内涵

    偏利共生也称共栖,通俗来讲,偏利共生就是对一方没有影响,对另一方有益。同利共生,同本合作,同属“正互动”。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的独立性、偏利的共生关系。技术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前景很明显,通过组织推介会、创业平台促进外部组织与技术创业型企业合作,技术创业型企业逐渐获得外部资源的支持,结束了对创业平台内部资源的消耗,但仍难以创造经济收益或资源收益,形成技术创业型企业对创业平台的偏利共生。创业平台把技术创业型企业纳入合作网络,并将其纳入研究对象,作为关键的技术资源来源,形成偏利共生的创业平台。

    互惠共生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方式,是共生的一种形态,就是可以从另一方中得到一定的利益。创业平台在孵化早期,为技术创业企业提供种子资金、管理、培训等资源,但在规模较大的创业平台的资源消耗下,企业很难有经济或资源产出。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可以实现创业平台的技术资源的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互惠互利的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资源。

    2.偏利共生与互惠共生的实际应用

    创业平台在具有较好的外部资源、较强的技术时,可以为技术创业型企业提供资源支持,驱动与其形成共生。资源收入打破了限制经济利益的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的局面。通过创业网迅速发展,获得人脉资源以驱动科技创业型企业积极参与到拼凑资源的创业平台中,最终获得互惠共生的资源收益。

    二、价值共生与数字生态

    1.数字生态概述

    数字生态系统是一种由多个数字主体及其复杂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是通过各成员之间的互动,提高系统的效用,推动信息的流动,增强内外合作和系统创新能力的自组织、自成长、可持续的系统。数字化平台通常具有中介效应、需求方驱动和数字化技术三大核心特点,尤其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分层架构所带来的自我成长,奠定了数字化生态圈形成的基础。所以,数字生态系统被看作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公司多边组织,它的目的是实现共同的价值,而非局限于分享相同的价值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网络。

    平台化即多边平台组织的兴起,是指从个人的产品、服务竞争向交易和价值创造流程管理过渡,后者以平台为中介。平台持有者是通过用户吸引更多的互补者,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价值,并在完善生态系统功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规模效应。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必然会投入大量的专用资产(Asset-Specific Investments),从而构成主体之间的依赖关系。

    数字化生态圈也具有开放性。提供标准化接口、法律保护,甚至是其他附加服务,通过持续创新等协助创业者(平台互补者)有效地进行创业活动。在平台结构设计、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进一步体现开放性。

    此外,由于生态系统的无边界性将进一步增加主体之间的合作,从而推动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知识与信息的沟通,并将更多的主体吸引到生态系统中。

    2.创新主体的发展趋势

    创新主体在不断涌现的数字化平台生态体系中呈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创新主体有三个阶段变化:一是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企业的封闭创新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强调企业内部的创新,即多元化创新主体;二是要实现创新发展,应构建一个核心;三是创新数字化平台,如图5-10所示。

    第四节       平台共生的增长 - 图1

    图5-10 创新主体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创新主体。

    进入数字化创新阶段,多元化创新主体形成了一个共生竞合关系,数字化进一步促进跨行业和跨区域的协作,企业不仅是创新主体,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开发者、用户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通过数字化发展的红利,让企业成为创新的源泉,让众多企业获取共生利益。

    (2)构建一个核心。

    构建一个核心是创新系统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必备手段。这一论题的提出使创新协作链代替了技术资源、技术工业应用,实现了迂回的分工链条。

    (3)创新数字化平台。

    企业需要建立创新数字化平台。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内部的创新协作方式是实现迂回分工,从而促进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专业化分工。在数字化平台中,创新合作表现出了创新要素多元化、价值关系具有包容性、创新范式更加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

    3.价值共生构建数字生态

    在工业经济时代,价值来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只有具备相对优势的企业,才能获得价值溢价,实现超额利润。这种内在优势培育的重点是企业供给端的创新。由于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围绕供给端的价值创造体系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核心。供给端致力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旨在通过塑造独特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

    在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同质化的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数字技术为供给端和需求端提供了更多的价值互动机会,创造了更为宽阔的价值界面,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依托需求端的价值主张实现了横向价值界面延拓、纵向智能响应体系的构建。

    价值共创专栏5-5 MoWa:价值共生系统

    一、企业简介

    聚简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网络技术企业,水晶星球是其旗下知名品牌。水晶星球是共生时代的科技工具,可以为每个超级个体和商业IP提供变化工具,可以针对区域、行业或者连锁企业等资源拥有者,为其用户增加和商业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解决新基建和内循环系统的发展问题,水晶星球可以为区块链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推动内循环系统的发展。

    二、MoWa价值共生系统

    近几年,元宇宙的概念在网络环境中的热度非常高,美国社会网络巨头Meta宣布公司的重心将转向元宇宙规划,所以国内许多企业都在积极进入元宇宙赛道。事实上,在很早之前,水晶星球就嗅到了元宇宙和数字共生的风口。

    所谓元宇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虚实共生互通、宏大永续、开放共创、反向行业授予的网络应用和社会形态。在数字经济大潮下,新技术越来越多,技术的发展正处于元宇宙状态,而技术整合则是元宇宙爆发的一个先决条件。

    2021年11月2日—2021年11月3日,由水晶星球、星盟汇、星盟教育发起的MoWa群星汇在上海市顺利召开,MoWa价值共生系统在会上首次亮相,昭示着“数字共生,共富未来”的趋势。

    1.数字共生已成为必答题,水晶星球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近几年,我国数字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9.8%。

    水晶星球自创立至今,不断探索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道路,重点为企业提供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系统,为行业面临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方式。

    2.价值共生时代加快了“MoWa价值共生系统”的诞生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典区块链已经无法适应工业数字化、广阔市场的需要”,水晶星球代表人在MoWa群星汇上表示。针对实体经济和数字时代的新需要,经过三年半时间,由水晶星球、星盟汇、星盟教育开发的MoWa价值共生系统应运而生。

    MoWa共分为数字原生居民、数字共建人、数字共生私域平台、数字共生私域云、数字共生产业云、数字共生独立产业云六个产品线。MoWa的出现不但改变了现行交易模型、服务模型和盈利模型,而且建立了新的人群共识,从而形成生态流动性,达到生态繁荣和系统增值。

    通过共同投资、科技赋能、教育赋能、共享运营中心、共享产业资源、共同开发流量池促进自己所在的实体产业的发展,实现财富再分配及数实共生。

    当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也不再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而是一种动态链接的商业模式竞争,即生态竞争。企业也应由数字平台向数字共生转化,从经营货到经营人,再到经营平台,最终形成经营生态。

    三、发展与总结

    “从数字化工具水晶星球的推出,到工业的分布式,再到MoWa的价值共生系统诞生,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MoWa来构造自己的独立数字生态和数字帝国”,水晶星球的代表人表示,“MoWa将使每一个人能够利用价值共生系统的力量,满足需求、积累财富、成就事业”。

    在时代的大环境下,开放、信任、协同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属性,传统的运营和生产模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拥有可靠、信任和连接的理念,企业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多方资料整理而成)

    三、资源共生提高竞争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全球范围内流通着资源,流通着技术、资金、人才,不断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共生理论既能兼顾当前与未来,又能兼顾局部与全局,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动态发展。共生理论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新的角度来思考社会问题。共生理论的“共生式”整合模式强调兼容并蓄,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共赢法则,致力于“人与自然”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共生。

    1.资源共生概述

    对于资源共生,最典型的形式则是企业并购。如果并购双方的战略思维相适应,在组织自主方面各自为政,相信可以以共生模式整合并购双方。这种方法对并购公司的战略和组织的自主性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并购后的公司仍然需要根据自身的生存方式来操作,但是二者在战略上互相补充,根据共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中进行持续的保护和渗透,这是并购后两个公司的战略需要和组织自主需求,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融合形式,也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融合形式。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战略高度依赖性相当,并且兼并双方的独立性也较高的情况。

    另外,共生式整合模式是一种高效的与顾客价值创造和跨领域价值网络的合作。它以共生圈为基础,抛弃了传统的单线竞争模式,打破了以往的顾客价值创造的价值分类模式,按照整体价值最优原则,让不同的环节或组织彼此链接、整合、互动,真正实现了企业之间互为主体、资源共享、价值共享、利润共得,创造了单一组织无法企及的高层次发展状态。

    2.资源共生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企业共生的视角下,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分战略与战术两个维度。从战略维度来看,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初衷。以往企业主要以自身短期成长为主,而“共生”概念恰好突破了这一常规思维,能够让企业构建适宜、共赢、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从而站在更高的位置。从战术维度来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上还是围绕着“基础优势”向“颠覆式创新”升级和向“竞争”升级两个范畴进行的。企业通过“竞争”横向拓宽边界,纵向提升高度,最终服务于共生生态系统。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说过,个体无所不能,又百无一能。今天,个体之间已经在数字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了资源的充分互联互通。很多企业会发现自己呈现的状态完全超越了这个行业,而且这些超越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它让企业产生了基于硬件、软件,以及数据、算法的联动效应。这个联动效应会对企业的价值进行重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