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从技能到技术的转变

先了解技能和技术的区别,再掌握从技能到技术的转变方法,这大概会比较乏味,因为干涩枯燥的说理方式没有多少人会喜欢。我们先来看下面两个小故事。

匠石运斧的故事

据《庄子·徐无鬼》记载: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某天他鼻子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为他削去。工匠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当然了,被削的人也是神情自若,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害怕。

从这个故事,我们似乎可感受到石的运斧技能,穿越历史的厚重尘埃,以其登峰造极的方式鲜活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思考……

马价十倍的故事

《战国策·燕策》载:有个人要卖一匹骏马,在马市连续站了3天,却没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卖马人极为苦恼:怎么才能将自己的骏马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呢?经过冥思苦想,他找到了相马专家伯乐说:“我要卖掉一匹好马,接连在马市待了3天,无人过问。希望您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时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误工补偿。”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马市的人见伯乐如此行为,纷纷认为这马一定是匹好马,马价瞬间暴涨10倍。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对卖马人的行为进行多种解读,但其一流的销售技术(销售策略)却是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的。

通过上述两个小故事的对比,我们对技能和技术有了相对直观的理解。我认为,在非讼业务中,技能就是专业知识的沉淀和运用,是一种量的变化和初级阶段的积累;技术则是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融会贯通,是谋略,是审时度势,是一种质的飞跃和高级阶段的厚积薄发

从技能到技术的转变和提升,我们很多人都在努力着,或者已经功德圆满,或者在犹豫中徘徊,或者在路上孤单前行。下文八问,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思考与启发。

1.我有没有达成既定目标?

有目标和没目标的生活状态是不一样的,设定目标前,应该先了解自己,现在处于什么位置,需要什么,如何得到。唯有这样,我们制定的目标才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当目标确定后,还要经常督促自己评估目标进度,本周、本月、本季度甚至本年度,我的目标达成情况如何,没有达成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多少可能让我更接近的目标。

没有目标,我们无法知道未来要什么,不评估目标达成情况,我们不知道离想要的还有多远。

2.我是否对每一种可能都全力以赴?

我们在面对工作过程或结果的时候,常常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常常认为能力仅限于此,常常妄自菲薄,其实,我们的潜能具有无限可能,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能做到什么程度,很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吃惊:上帝,我原来可以做得这样棒!因此,对每一种可能都全力以赴,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习惯。

3.我有没有改进自己的个性或缺点?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河里的石头,经受着长年累月河水的冲击,我们是被冲击成圆润玲珑的玉石,还是棱角分明的顽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内心选择,常自省自励,尽最大可能改变不合群的个性或缺点,在不断进取的职业生涯中,相信会变得更好。

4.我有没有贯彻始终,且能任何时候当机立断?

对执行的每个事务,我们都保持着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吗?我们是否曾经有过虎头蛇尾的胆怯或有始无终的软弱?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决定,我们是不是都能适时当机立断,哪怕是错误,也能保持那种自信和果断?如果回答都是否定或多数否定,那么,我们可能与正确的轨道还有距离,请改变,现在、马上、立即开始。

5.我还有哪些可以改变或做得更好的可能?

每次工作之后,我们是否常常总结:还有哪些方面,我可以/能够做得更好,还有哪些方面,我可以/能够改变,让思路或计划更符合/贴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6.我是否习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且不敢/不愿担当?

经常喜欢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的人,会消磨自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会无法担当、不愿担当、不敢担当。要学会担当,从杜绝为自己言行寻找借口开始。

7.我与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不能更融洽?

没有团队合作与协助,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打拼,不管多努力,成就恐怕都非常有限。关于团队合作的大道理、小道理,我们其实都明白,我们无法明白的是:在团队协助与沟通中,如何做才能更融洽。相互的理解与让步,能做到吗?如果能,可能在团队合作与协助中,我们会收获更多。

8.我是否对所有事物都能包容且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放下身段与姿态,学会低头与容忍,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快乐。

我无法提供一种具体有效的从技能到技术的转变套路和方法,我甚至有点顾左右而言他,但你若愿意仔细地考究上述八问,你其实会有所收获。如果八问你多数是以“是”的模式回答的,恭喜,你已经掌握了从技能到技术转变的势和基础,这种思维进路的演绎与分析,我想纵使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起码也是我执业过程中的些许感悟,这些善意的分享,我知道你会接受并乐意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