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一、施工准备及其资料形成

    1.技术准备

    (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条件等,通过试验来确定砂和砂石的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垫层的虚铺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2)大面积垫层采用大型机械施工时,应做好施工方案,确定行车路线、材料堆卸点等。

    (3)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环境、安全交底。

    2.材料准备

    (1)砂:级配良好、质量坚硬的中砂、粗砂或砾砂。

    (2)天然级配砂石、人工级配砂石:不得有粗细骨料分离现象。碎石、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含泥量不大于5%。

    【材料进场检验记录;砂、石的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3.机具准备

    (1)机械: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平板振捣器;大面积施工时应配备推土机、压路机(6~10t)、铲土机、自卸汽车、翻斗车等。

    (2)工具:木夯、手推车、铁锹、喷水用胶管、筛子、小线等。

    (3)计量检测用具:水准仪、坡度尺、塞尺、靠尺、钢尺等。

    (4)安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口罩、护目镜等。

    4.作业条件

    (1)已弹出标高控制线或在地坪上钉木桩测设标高控制桩点,并验收合格。【标高抄测记录】(2)基土已夯压密实,符合规范要求。

    (3)垫层下的管线、沟槽等已施工完,并办理完隐检手续。【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二、施工工艺过程及其资料形成

    1.工艺流程

    第三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 图1

    2.操作工艺

    (1)检验砂石(砂)质量:对砂和级配砂石的级配、砂石含量及石子最大粒径等进行检查,如有超过垫层厚度2/3的大石子应剔除。采用人工级配砂石时,应按比例将砂石搅拌均匀,其质量应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基层清理:将基土表面清理干净,清除虚土、积水、淤泥、受扰动土、草根、树叶等杂物,并拍底夯实。

    (3)分层铺筑砂石(砂)。

    1)按设计要求的垫层厚度(砂垫层不小于60mm,砂石垫层不小于100mm)和试验数据铺筑。砂石(砂)垫层的虚铺厚度一般为压实厚度乘以1.15~1.25的系数,摊铺时用标高控制线(点)对照检查。

    2)若遇基底标高不同时,施工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基土面做成阶梯形,每阶宽不少于500mm,接槎处要压(夯)实。

    3)分段施工时,每层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处做成斜坡,夯压密实。

    4)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不应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时,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层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4)洒水:铺筑级配砂石(砂),在压(夯)实或碾压前,应按砂石(砂)的干湿程度和气侯条件,适当地洒水保持砂石(砂)的最佳含水率。

    (5)夯实或碾压:根据工程情况和试验参数,确定压(夯)实方法。大面积的砂石(砂)垫层,宜采用压路机碾压。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夯压遍数。

    1)采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最佳含水量为8%~12%。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一般不少于3遍。

    2)机械碾压时,最佳含水量为8%~12%。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轮距搭接不少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3)砂石(砂)垫层也可用平板振动器,洒水反复振捣密实。最佳含水量为15%~20%。移动时每行应重叠1/3,以防搭接处振捣不密实。

    (6)找平、验收。

    1)施工时分层找平,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拉线或用水准仪找平,标高及坡度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验收:

    ①砂垫层可采用容积不小于200cm3 的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以不小于试验所确定的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值为合格,一般为1.55~1.60g/cm3

    ②砂石垫层用罐砂法测定砂石(砂)的干密度。下层密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③用贯入法测定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测定其贯入值,检查砂石(砂)垫层的密实度,贯入值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值为合格。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表2-16);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记录;回填土试验报告】

    3.季节性施工

    (1)雨期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防雨、排水措施。刚摊铺完的砂或尚未压(夯)实的砂,如遇雨浸泡,应将积水除去,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2)砂石(砂)垫层不宜进行冬期施工,必须冬施时应编制切实可行的冬施方案,以保证砂石(砂)垫层在基层不冻的状态下进行。砂石(砂)内不得含有冻块,铺筑后宜用塑料布及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做到随打随盖。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及其资料形成

    1.主控项目

    (1)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砂应采用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1)表面不应有砂窝、石堆等质量缺陷。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2-15。

    第三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 图2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17);砂石垫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四、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资料汇总

    1.施工过程形成的资料

    (1)施工技术资料:

    1)施工方案。

    2)技术交底记录。

    (2)施工物资资料:

    1)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2)砂、砂石出厂合格证及检(试)验报告。

    (3)施工记录:

    1)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表2-16)。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记录。

    (4)施工试验记录:

    回填土试验报告。

    (5)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17)。

    2)砂石垫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2.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及要求

    第三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 图3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第三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