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隔离层

    一、施工准备及其资料形成

    1.技术准备

    (1)隔离层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环境、安全交底。

    2.材料准备

    (1)沥青:应采用石油沥青,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石油沥青》(GB494-1998)的规定。

    (2)防水类卷材:采用沥青防水卷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沥青纸胎油毡》(GB326-2007)的规定;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其质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中材料要求的规定执行。

    (3)防水类涂料:其质量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采用沥青基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其质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中材料要求的规定执行。

    (4)防水剂:掺用的防水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的规定。

    (5)隔离层的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进场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石油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剂、隔离层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及复试报告等(见表2-26、表2-27);防水卷材外观检查记录(见表2-28)】

    3.机具准备

    (1)工具:搅拌器、汽油喷灯或专用火焰喷枪、手持压辊、剪刀、小平铲、扫帚、刷子、容器、橡胶刮板等。

    (2)计量检测用具:水准仪、台秤、靠尺、坡度尺、塞尺、钢尺、配料桶等。

    (3)安全防护用品:口罩、手套、护目镜、鞋罩等。

    4.作业条件

    (1)对进场的材料按规定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表面应坚固、平整、洁净、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穿过楼层的管道根部和阴阳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

    (3)做好控制铺、涂高度和厚度的标高抄测。

    (4)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穿过楼面的立管已做完,管洞四周用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有地漏的房间,地漏标高应满足地面设计坡度的要求。

    二、施工工艺过程及其资料形成

    1.工艺流程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1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在铺设隔离层前,对基层表面应进行处理。其表面要求平整、洁净和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缝和起砂等现象。

    (2)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喷涂沥青冷底子油,要均匀不露底,小面积亦可用胶皮板或油刷,人工均匀涂刷,厚度以0.5mm为宜,不得有麻点。

    (3)铺设隔离层材料:隔离层材料有防水类涂料、防水类卷材、沥青胶结料和防水剂等。铺设前应先做好连接处节点、附加层的处理。穿过楼层的管道四周、根部、阴阳角处应增加防水附加层的层数或遍数。防水材料均应向上铺涂超过套管的上口。墙角处防水类材料应向上铺涂,并应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

    1)铺涂防水类涂料:采用喷涂或涂刮分层分遍进行。喷涂(涂刮)时,应厚薄均匀一致、表面平整,每层每遍的施工方向宜相互垂直,并需待先涂布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涂膜厚度宜为1.5~2.0mm。【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表2-29)】

    2)铺设防水类卷材:

    ①热做法:用沥青胶结料铺设时,应展平压实,挤出的沥青胶结料要趁热刮去。已铺贴好的卷材面不得有皱褶、空鼓、翘边和封口不严等缺陷。卷材的搭接长度,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搭接接缝处必须用沥青胶结料封严。

    ②冷做法:铺贴卷材时,用长把滚刷蘸胶粘剂均匀涂在卷材表面和基层上(卷材长、短边接头部位留出100mm宽不刷胶),要厚薄均匀,不露底、不凝胶。在胶粘剂晾至手触不粘时即可铺贴,用胶辊向前及两侧滚压,排出空气,展平贴实。

    铺贴一部分后,由专人用接缝胶将长边、短边粘结牢固。

    大面积防水卷材铺贴完后,所有卷材接缝及收头用密封膏封严。

    3)铺设沥青胶结材料:隔离层采用的沥青胶结料(沥青或沥青玛第六节 隔离层 - 图2 脂),其标号的选用及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①沥青玛第六节 隔离层 - 图3 脂采用同类沥青与纤维、粉状或纤维和粉状混合的填充料配制,以增强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并改善其耐热度、柔韧性和粘结力。

    ②沥青胶结材料采用涂刷的方法分层进行,一般涂刷两层。先涂立面,再涂平面,由内向外涂刷。第一层凝固不粘手后,即可进行第二遍涂刷,每层厚度宜为1.5~2mm。不得漏刮、起泡。

    ③在沥青胶结料隔离层上铺设水泥类面层或结合层时,为提高胶结性能,应涂刷同类的沥青胶结料,其厚度宜为1.5~2.0mm。涂刷沥青胶结料时的温度不应低于160℃,并应随即将经预热至50~60℃的粒径为2.5~5.0mm的绿豆砂均匀撤入沥青胶结料内,要求压入1.0~1.5mm深度,对表面过多的绿豆砂应在胶结料冷却后扫去。绿豆砂应采用清洁、干燥的砾砂或浅色人工砂粒,必要时在使用前进行筛洗和晒干。

    4)当采取以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找平层作为建筑地面防水隔离层时,应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中掺防水剂(掺量由试验确定)做成水泥类刚性防水层。

    (4)蓄水试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隔离层铺设完后,应做蓄水检验。最高处蓄水深度宜为2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应做好记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试水检查记录】

    3.季节性施工

    (1)雨天不得进行室外隔离层施工。雨后复工时,应检测基层含水率。

    (2)冬期隔离层施工时,卷材类冷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不低于-10℃;涂料类溶剂型不低于-5℃,水溶型不低于5℃。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及其资料形成

    1.主控项目

    (1)隔离层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2)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应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应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水泥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3)水泥类防水隔离层的防水性能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4)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正确,排水通畅。

    2.一般项目

    (1)隔离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隔离层与其下一层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防水涂层应平整、均匀,无脱皮、起壳、裂缝、鼓泡等质量缺陷。

    (3)隔离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2-25。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4

    【隔离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30);隔离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地面隔离层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见表2-31)】

    四、隔离层资料汇总

    1.施工过程形成的资料

    (1)施工技术资料:

    隔离层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施工物资资料:

    1)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2)石油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剂、隔离层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及复试报告等(见表2-26、表2-27)。

    3)防水卷材外观检查记录(见表2-28)。

    (3)施工记录:

    1)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表2-29)。

    2)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

    (4)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隔离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30)。

    2)隔离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3)地面隔离层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见表2-31)。

    2.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及要求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5

    注:本表由试验单位提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6

    注:本表由试验单位提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7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8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9

    第六节 隔离层 -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