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找平层

    一、施工准备及其资料形成

    1.技术准备

    (1)砂浆、混凝土配合比经计算和试配已确定。

    (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环境、安全交底。

    2.材料准备

    参见第二章第四节中的“材料准备”。

    【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见表2-20)】

    3.机具准备

    (1)机械:砂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平板振捣器。

    (2)工具:手推车、铁锹、筛子、刮杠、木抹子、铁抹子、胶皮水管、錾子、钢丝刷。

    (3)计量检测用具:水准仪、磅秤、台秤、靠尺、坡度尺、钢尺、量筒等。

    (4)安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4.作业条件

    (1)结构工程已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安装完,并已进行保护。

    (2)标高控制点、线已测设完,并经预检合格。

    (3)穿过楼板的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管洞四周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4)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铺设前应对立管、套管、地漏与楼板交接处进行防水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或空心板板缝已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填缝高度应低于板面10~20mm振捣密实,且表面不压光。当板缝底宽大于40mm时,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

    (6)基层是松散填充料时,应已铺平压实。

    (7)找平层内埋设的各种管线应按要求予以稳固,并经验收合格。

    二、施工工艺过程及其资料形成

    1.工艺流程

    第五节 找平层 - 图1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

    1)对水泥类基层,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将基层上的落地灰、杂物等剔凿清洗干净,有油污时,用清洗剂清洗,并用清水及时冲洗干净。对光面进行毛化处理。

    2)对土、灰土、砂石类基层,其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按标高清平,表面杂物要清理干净。

    3)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或空心板上铺设找平层时,对两间以上的大开间,在其支座处按设计要求做防裂的构造措施。一般在板支座搁置处留分格缝或配φ6@200的钢筋网,网宽度600mm左右,并靠上放置,距找平层上表面15~20mm。【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表2-21)】

    (2)找标高、弹线:按标高控制点、线,根据设计找平层厚度在墙上弹出找平层上皮标高线。

    (3)做灰饼、冲筋:以找平层的上标高控制线为基准,根据房间大小、按双向间距不大于2m进行拉线,用与找平层配比相同的砂浆或混凝土做灰饼,控制面层标高。有排水要求的房间,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找坡。

    作业面较大时,以灰饼为标准,按条形冲筋,用刮杠刮平,标高同灰饼,作为找平层标高的标准。

    (4)拌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

    1)砂浆中水泥与砂子的体积比或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过试验确定配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计算好拌制一盘砂浆或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并精确计量,控制好每盘用水量。

    3)混凝土按石子→水泥→砂子→水,砂浆按砂子→水泥→水的顺序进行投料,按要求控制搅拌时间,并搅拌均匀。

    (5)找平层施工。

    1)铺设找平层前,先将基层洒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2)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随刷随铺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不要刷的面积过大。施工时从房间内退着往外按灰饼或冲筋铺设,铺设厚度稍高于灰饼或冲筋面。

    3)混凝土铺设后,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密实后,根据灰饼和上标高控制线检查平整度,将高出部分铲掉、凹处部分补平,再用刮杠刮平,表面依据面层做法的要求搓平或压光。

    4)砂浆铺设后,随即用抹子、刮杠根据冲筋面和上标高控制线找平,按面层做法的要求压光或搓毛。

    (6)养护:找平层施工完,常温24h以内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7d。

    3.季节性施工

    (1)雨期施工时,应测试砂、石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水灰比准确,并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2)冬期施工时,搅拌站、水泥库和砂、石料场应做好封闭和覆盖保温工作。搅拌混凝土应用不高于80℃的热水搅拌,并掺加防冻剂(掺量由试验确定)。室内作业应做好门窗封闭,并根据情况采取采暖和保温措施。

    (3)冬期施工时,搅拌站、操作环境和养护温度均不得低于5℃。搅拌时间适当延长,出机温度不低于10℃。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及其资料形成

    1.主控项目

    (1)找平层采用碎石或卵石的粒径不应大于其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2)水泥砂浆体积比或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或相应的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处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无积水。

    2.一般项目

    (1)找平层与其下一层结合牢固,不得有空鼓。

    (2)找平层表面应密实,不得有起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3)找平层的表面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2-19。

    第五节 找平层 - 图2

    【找平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22);找平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23);地面找平层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见表2-24)】

    四、找平层资料汇总

    1.施工过程形成的资料

    (1)施工技术资料:

    1)施工方案。

    2)找平层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物资资料:

    1)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见表2-20)。

    2)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

    (3)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见表2-21)。

    (4)施工试验记录:

    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报告及强度试验报告。

    (5)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找平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22)。

    2)找平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见表2-23)。

    3)地面找平层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见表2-24)。

    2.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及要求

    第五节 找平层 - 图3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第五节 找平层 - 图4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第五节 找平层 - 图5

    第五节 找平层 - 图6

    第五节 找平层 -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