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楚州

    完颜宗弼从建康进入六合,想走运河北归,转入西战场。但楚州、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知州赵立和承州(治今江苏高邮)、天长军镇抚使薛庆两人扼守在要道上,将完颜宗弼的“还乡团”屡次拦腰猛击,让完颜宗弼吃足苦头。

    为打通沿运河北上的水路,救援被堵截的小弟,金军东路军主将元帅左监军完颜昌于五月初率军赶赴六合县,与完颜宗弼会兵攻打位于淮河、运河交汇处的楚州,清扫路障。

    真州、扬州镇抚使郭仲威收到风声,赶紧派人约据守在承州的薛庆提兵前来扬州和自己一起合击完颜宗弼哥儿俩。

    薛庆是个血性男儿,马上集结军队如约而来。然而让薛庆万万没想到的是郭仲威却是个反复无常之徒。到了扬州,郭仲威突然反悔,竟然置酒高会,闭口不提出师迎敌之事。薛庆大怒,独自率领本部人马与金人转战十余里,最后寡不敌众,只好仓皇退回扬州。

    郭仲威据坐城头,把酒临风,非但不肯发兵援助,反而闭门不让薛庆入城。可怜的薛庆只好回头和敌人作殊死搏斗,力尽,为追骑捉住杀死。薛庆从承州带来的将士也全部壮烈牺牲。

    金人擒杀了薛庆,暂时退去。

    郭仲威却对金人的兵威心存惊悸,不敢再守扬州,带上家眷,满携金银细软,犹如丧家犬般连夜逃奔兴化。

    扬州和承州两城的主将既失,两城也很快失陷。完颜宗弼和完颜昌两路大军得以从容会师,合围楚州。楚州由此四面无援,孤城独处,形势岌岌可危。

    镇守楚州的是赵立。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容貌壮伟,性情豪爽。他大字不识一个,却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忠义之气。初投军时,和岳飞一样,是一名“敢战士”,打起仗来极为凶横,每次都冲锋在前,杀人不眨眼,砍头如切菜,是世间罕见的狠角色。赵立每提到金人都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其肉,发誓与金人不共戴天,凡是俘虏了金人,一律砍断肢体示众。由于他从来没向赵构献过一次战俘,因而职位久不能升。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金人第四次南下略宋,围攻徐州,赵立率众为收复徐州而战斗,很快就收复了徐州。然而徐州只是一座孤城,难以固守,赵立不久率军南下。到了十二月,完颜昌疯狂围攻楚州,形势危急,城内通守贾敦诗几欲献城投降。赵立奉命从建康率军前往救援,一路上且战且行,两颊中流矢,都不能说话了,只能用手指挥战斗,入城后拔出箭镞,鲜血喷射,将士睹之色变。当时,在赵立的坚决抵抗下,完颜昌久攻不下,被迫撤军。赵构因此任命赵立为楚州知州,镇守楚州。当时的赵立不会想到一年之后,在楚州他将继续谱写属于他的传奇直至生命的终点,立下不朽功绩,并为这个城市的人世代传颂。

    完颜宗弼曾派人送了大量金银财宝给赵立,希望能从楚州买一条路回家,赵立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将金使按倒直接放血。完颜宗弼恼羞成怒,在楚州城外设置南北两寨,断绝楚州的饷道。赵立得讯,带了六名骑将出城,让他们分立在护城河上的吊桥前,自己拍马驰向金人的营寨,大呼道:“我是镇抚使,你们的首领骁将快来接战!”

    金人的南寨马上杀出二名骑将,手挺长枪,口中哇哇怪叫着,旋风一样向赵立杀来。

    赵立空着两手,口中冷笑,等金人的两条长枪刺出。说时迟,那时快,赵立两手张开,如张簸箕,左右开弓,分别捉住两条枪杆,口中暴喝:“过来!”声如焦雷,两臂较力,两名金将应声坠地。赵立抖动两条长枪,对准两金将的面门,用力一插,两名金将当场身亡。

    赵立哈哈大笑,放开枪杆,仍旧空着两只手,牵过两匹马,转身将还。金人北寨中呼啦啦地冲出五十余名骑将追赵立。赵立拨转马头,虎目圆睁,大喝一声,犹如长坂坡前的张飞重生。金人竟然惊吓得控制不住马匹,纷纷退去。

    第二日,金人在城外布下阵势,分三个战阵邀战。赵立当即也布了三阵应战。

    金人用数百铁甲骑兵冲开赵立的步兵方阵,四下合围,将赵立围在正中。赵立奋身突围,手持长槊,左冲右突,口中大呼。金人落马者不计其数。

    这次完颜宗弼和完颜昌合兵一处,将打一家,共同围攻楚州。赵立虽然作战勇猛,但城中粮草将尽,只得连连向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的意思是张俊主持长江中上游军务,应该由他援救,并让岳飞隶属张俊节制,一同发兵。

    张俊为人奸猾,认定金兵势大,万不能从,推辞说:“敌人刚刚会师,气势正盛,完颜昌用兵如神,其锋不可当。楚州孤垒,危在旦夕。若发兵拯救,无异于徒手搏虎,自取灭亡。当下之计,只有坐看赵立自生自灭,不必再投入兵力,枉送士卒性命。”

    看着张俊一脸欠揍的表情,赵鼎怒道:“楚州地处前线,庇护两淮,如果弃之不救,不但将两淮以南之地暴露在敌人刀锋之下,而且会让诸镇将领寒心。”

    张俊强词夺理道:“救理论上是要救的。但南渡以来,朝廷的根基尚未牢固,宿卫寡弱,人心易摇,如果拯救失败,军力又减,局势将不可收拾。”

    赵鼎见说不动张俊,只好向赵构申诉道:“朝廷重建,全仗两淮拱卫,如果楚州失陷,则大势去矣。发兵拯救楚州,不但是救垂亡之城,而且也是激励诸将尽忠的绝好时机。皇上,如果张俊同意发兵,臣愿意和他一起上前线。”

    张俊一听,又气又恼,推三阻四,大找客观理由,坚持不肯出兵救援。

    赵构看见张俊畏敌如虎的样子,虽然大为不满,但张俊手握重兵,也不便向他发作。怎么办呢?想来想去,赵构只好改命刘光世发兵前去援救楚州。但刘光世跟张俊一丘之貉,同样无法指望。诏令是在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十九日发布的,到了八月底,他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楚州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楚州城内的军民中,有几千是赵立从徐州带来的,其中的老弱民众居半,原籍楚州的将兵有两千,楚州辖下的四县民兵约五千,共不满万人。刚开始围城的时候,城中尚有野豆、野麦可以食用,围城时间一长,军民没吃的了,只能以草木为食,甚至有人用刀子削榆皮屑吃。告急书也因此一封比一封发得急。

    赵构数次使人催促刘光世亲率兵渡江,刘光世都置若罔闻,不予理睬。赵构急了,对赵鼎说:“光发公文不足以表达我的意思,卿可替我写一封长信,把情况详详细细告诉他。” 但刘光世依然故我,坚持不动窝。

    时间推至八月底,楚州垂垂危矣。赵构给刘光世连下了五道由金字牌快递发送的亲笔手诏,并由枢密院发了十九道公文。刘光世仍是心坚如磐石,身体稳若泰山,纹丝不动,左右不肯过江。赵构急得不行,几乎就要破口骂娘了,刘光世这才做出了点儿表示:派统制官王德与郦琼带了两千人过江拯救楚州。

    王德、郦琼二人也知道单凭自己这两千人去解救楚州之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任务。于是充分领会了刘大帅的战略思想,在淮南搞了几天武装游行,走走过场就回去了。

    知道已经没有人来救援了,完颜昌忍不住手舞足蹈,兴奋无比,更加紧围困。楚州城破,就在弹指之间。然而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人报告在承州方向出现了一支宋军,该军人数不多,来势凶猛,锐不可当,已经三次打败了驻守承州的金军。居然有这种事?我兵威赫赫,如日中天,避我者生,触我者死,是谁,这么不知好歹?!

    不过,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镇守承州的金军既然已经三次失利,完颜昌也不敢怠慢,命爱将阿主里孛堇火速提兵前去支援承州。完颜昌以为只要阿主里孛堇出马,很快就可以将这支宋军扑灭。可结果又一次出乎他的意料,第三天,他收到的战报如下:承州已被该宋军收复,金军七十多名高级将领被俘,其中包括奉命镇守承州的金国大将高大保,还有前往援助的阿主里孛堇!

    完颜昌乍听战报,一时竟目瞪口呆,手中的酒杯“当啷”落地,跌得粉碎。等醒悟过来,忙不迭地调兵遣将,集结起重兵,向承州附近的三墩猛扑,企图将这支宋军一举击溃。

    然而溃败的却是他发出的重兵。

    完颜昌又接连五次对这支军队进行围堵,五次均被冲溃。令他更为奇怪的是,这支队伍每次冲出包围圈,都没有改变行军方向的意图,还是一如既往地向楚州城靠拢。

    按理说,这样的一支把自己行动方向完全公开的部队,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很容易在行进途中被歼灭。当年南朝梁名将陈庆之够牛了,从铚县打到洛阳,前后作战四十七次,攻城略寨三十二座,可是到后来终归全军覆灭。究其原因,就是他的行军路线已被对手摸清,越到后来,兵力越少,最后不免被剿灭。现在率领这支部队的人似乎要和陈庆之比牛,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兵锋直指楚州城。

    告诉我,这支宋军的指挥官是谁?!完颜昌眼睛暴瞪如铜铃,怒不可遏。

    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堪称完颜昌一生之中遇到的最为强劲的对手,没有之一——岳飞!

    原来,赵构发现自己根本支使不动张俊和刘光世这两位大爷,只好改命岳飞隶属刘光世节制,由他率兵从金人腹背掩击,缓解楚州的险情。当然,他明白岳飞一军兵少,单靠他一支孤军是无法解救楚州的,于是继续下诏催促刘光世发兵配同作战。

    赵构让岳飞救援楚州的诏令是在八月十九日正式发布的。使者还没出发,岳飞却已在头一天,八月十八日,从泰州赶回宜兴,尽提所部兵奔赴楚州了,八月二十三日就到了江阴。由于找不到船只,只能滞留于长江南岸。

    岳飞得知楚州形势危如累卵,顾不得等大部队过江,自己通过找来的几条民船抢先带了几十精骑过江,于八月二十六日回到泰州。直到九月初九重阳这天,岳飞的一万多士兵才全部渡过长江,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时间,王德、郦琼带领的“旅游团”已经结束了美妙的“淮南七日游”,大摇大摆打道回府。岳飞孤军前行,形势非常不妙。

    完颜昌继续分兵南下,一方面责令诸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支宋军靠近楚州城,一方面加快对楚州城的进攻。

    九月十六日,完颜昌调动来了大批诸如云梯、火梯、偏桥、鹅车、洞子、对楼等攻城器具,将护城河填平,千梯并举,万军奋进,从东城大举进攻。金人野战长于用骑,经历灭辽略宋的多次战争,攻城善于用石炮,他们在城下摆列出石炮一百多座,威力最大的七梢炮可以抛掷五六十斤的巨石,而撒星炮则可以一次性发射石块数十枚。石炮以鼓声为号,同时发射,飞石如雨。

    赵立率兵在城上抵御,用松脂油焚烧架在城墙上的云梯。九月西风大作,无法燃烧,赵立叹道:“岂天未助顺乎?”

    话音未毕,突然有石炮从前面飞来,正击中头部,赵立大吼一声,翻身倒地。左右赶紧上前把他救回。赵立的口鼻严重变形,眼珠突出,七窍流血,面目可怖,仍艰难地喃喃自语道:“我再也不能为国杀敌了!”未已,气绝,享年三十七岁。

    城中人得知赵立的死讯,自知城必破,失声痛哭不可遏止。

    众人另外推举参议官程括权任镇抚使带领大家守城。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城破在即,城内众人连夜焚香朝东南方向跪拜,流泪不止。

    九月二十九日,楚州城破。城内民兵夺门而出,像万五、石琦、蔚亨这些首领,人称“千人敌”,全都杀开一条血路,逃出生天。有一个叫左彬的大将,不忍抛弃自己的妻子,用一条大绳把妻子绑在自己背上,跳上战马,手提大刀,争门而出,手杀数十人,最后力困壮烈战死,死状让人睹之肃然起敬。

    金人南侵以来,所过名城大多数是虚声恫吓,迫胁守城将士投降,以至吞城略寨,如探囊取物。楚州一战,金人损失惨重,赵立的威名也因此在金人中广为传颂。

    南宋朝野得知赵立的死讯,无不叹息,称虽张巡、许远也不过如此。赵构曾评赵立道:“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