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关之战

    饶风关之战,撒离喝损失惨重,金王朝对此大为不满。很多人指责撒离喝不该搞什么长途奔袭、千里转战,说阴谋诡计本来就是南人的特长,你撒离喝却跟着他们玩虚虚实实那一套,结局肯定好不了。很多完颜宗弼的支持者也说要打败吴玠,拿下四川,就得像完颜宗弼那样直来直去、实打实地拼杀。可以说撒离喝的失利为完颜宗弼的复出提供了一个契机,完颜宗弼因此得以告别了他那郁闷的冷板凳时代,重操板斧,回到川陕战场。

    没多久,金主吴乞买命完颜宗弼率军直接赶赴凤翔和宝鸡,并让他告诉撒离喝,用不着考虑别的,就一竿子捅到底,拿下和尚原,敲开大散关,从陈仓道入蜀。

    这次大军南下,完颜宗弼志在必得,他纠合大军数十万,决意取蜀。不但他和撒离喝,全军所有大兵小将都把自己的父母妻子带上了,扬言要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定居。

    绍兴三年(1133年)十一月,完颜宗弼无视漫天鹅毛大雪,强渡渭水,夺取神岔要隘,夜袭和尚原。吴玠此时远在仙人关,驻守在和尚原的是田晟、杨从义和雷仲。完颜宗弼的来势实在太猛,他们只徒劳地挣扎几下就全军溃败。曾让金军寸土难逾的和尚原竟然如此轻易就失陷了,完颜宗弼也大为惊讶。

    夺下和尚原后,完颜宗弼又趁势拿下了大散关。

    形势一片大好,撒离喝喝彩不已,提议马上沿陈仓古道南下,直趋仙人关。完颜宗弼却摆摆手,传令停止进攻。他的意思是新年快到了,让将士们歇一歇、乐一乐,有什么事过了年再说。

    然而新年一过,关师古来降,完颜宗弼的想法又有了一点儿变化。

    关师古是因为缺粮又得不到及时救应,才不得不投金的。

    四川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分为四大川路,分别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成都府路号称“天府之国”,潼川府路也极为富庶。而利州路和夔州路就不行了,到处崇山峻岭,难以耕种。特别是利州路,其与秦陇地区接壤,山崖陡峭之外,土质还特别贫瘠。而川陕宣抚司的军队主要屯驻在利州路,其中刘锜驻巴西、关师古驻熙河(今甘肃西和)、吴玠驻河池、王庶驻兴元府、王彦驻金州。王庶和王彦的军粮可以在汉中地区自己筹措,刘锜的军粮也可派人回巴西地区征调,吴玠和关师古的军粮却只能从千里之外的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运来。

    从上一年仲夏,关师古就开始军粮告急,他多次向川陕宣抚处置使司反映,要求成都增运军粮。但张浚离任、卢法原入蜀,新旧班子交替,工作千头万绪。而且卢法原新人初来乍到,人望素轻,做起事来手忙脚乱,很多工作做得不到位,关师古的军粮问题就没能妥善解决。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关师古越来越急,一看指望不上卢法原,就越级上奏了朝廷。然而夏去秋来,秋尽又冬至,军粮还是没有着落。士兵们一天天来闹。实在没办法了,关师古把心一横,把仓库里仅剩的那点儿粮全部倒腾出来,让大家饱饱地吃了个年夜饭,然后去伪齐抢劫。

    绍兴四年(1134年)正月初四,关师古以先锋军统制李进、前军统制戴钺为先锋,自己引大军为后继,从阶州出发深入叛将慕容洧的防区劫粮。慕容洧全军当时正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哪里想到关师古会冒着风雪前来打劫?关师古一击得手,顺利拿下掩骨谷城。

    可是掩骨谷城的存粮并不足以解决三万多人的温饱问题。关师古继续挥军前进。可是被惹急了的慕容洧已经在石要岭埋伏了重兵。关师古的抢粮队刚到,伏兵呼地杀出,全军顿时惊溃。关师古手忙脚乱地指挥军队后撤。好不容易撤到了大潭县(在今甘肃礼县西南),再也撤不动了——他们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关师古连续组织了十几次突围,均告失败。

    正月初十,关师古抬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泪流满面,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单骑出降!但条件是要让手下的军队返宋。伪齐军同意了。

    这样一来,关师古虽然出降,也丢失了洮、岷之地,但他手下的这支军队却安然返回了宋境,无一人一骑出逃。这支军队后来被编入吴玠麾下。吴玠爱其忠义,抚存劳貔,尽捐自己的家财补充军队给养,两军合兵,中外一心,可谓“失一匹夫于师古,得貔得貅于行阵”。幸甚幸甚!

    关师古来降使完颜宗弼生出一些幻想,他想如果能让吴玠也来投降就好了。在当时川陕宣抚处置使司所控制的军队有十万余人,而吴玠部和关师古部则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吴玠部战斗力最强,兵马也最多,有三万多人,关师古部有二万余人。可以说川陕诸将中,除吴玠外就数关师古位高权重,他是宣抚处置使司依恃和倚重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撒离喝也觉得此事非常有可能,因为关师古是宋廷重臣,说投降就投降了,眉头皱都不皱一下。所以说只要出得起价钱,吴玠也一定会投降。他自作主张给吴玠写了一封劝降信,极言金国威德之盛、智勇之奇、甲兵之强,要吴玠相时而动,及早投降,开出的条件是:割地封王,分疆而治。他觉得自己开出的这个条件任谁都不能拒绝。然而他错了。吴玠给他写了回信,既逐条驳斥了他的观点,还不忘对他调侃嘲弄了一番。信的结尾写道:我吴玠世代为宋臣,孕子育孙于中原之地,若有二心,天诛地灭,岂是你等唇舌可以劝得动的?我倒是为您感到可惜。春律方初,万物生长,你们却逖离坟墓,羁游万里,太不容易了。行军打仗辛苦,行旅倥偬,不知您过得快乐吗?希望您加强睡眠,注意饮食,养好新春和平

    之福!

    读了这封回信,撒离喝只能干瞪眼,说不出话来。

    二月十一日,完颜宗弼与撒离喝率十万骑自铁山凿崖开道,沿岭东而来。营寨未结,完颜宗弼首先跃马阵前,高喝要与吴玠对话。他对着吴玠大声说道:“赵氏已衰,不可扶持;公来,当择善地百里而王之。”

    吴玠哈哈一笑,高声答谢道:“已事赵氏,不敢有二。”

    这下完颜宗弼死了心,吩咐大军在杀金坪前面屯驻,连珠硬寨数十座,四面修建炮台,准备强攻仙人关、杀金坪。

    仙人关位于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正当陈仓道和祁山道的交叉口附近,交接甘、陕、川三省。西临嘉陵江,江岸峭壁矗立,仅一条小径通青泥岭;南接略阳县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既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屯守仙人关,便可左控祁山道,右扼陈仓道,可谓兵家之要。

    金军强夺了和尚原后,就可以进入陈仓道入蜀。为了阻遏金军深入,吴玠在仙人关东边的一座无名山峰上修筑了一座营垒,取名“杀金坪”,意为屠宰金国入侵者的刑场。吴玠修筑杀金坪与他此前在大散关附近修筑和尚原可谓一脉相承。一关一寨互为依托、互为救援的防守体系,在前面的和尚原大战中已展示了巨大威力,吴玠正是认准了这点,遂再次运用。杀金坪不但能控守陈仓道,而且还能挡住从秦州沿祁山道而来的金军。

    然而吴玠的弟弟吴璘到仙人关,见了仙人关整体的军事构建,却不大以为然。他说:“杀金坪地势开阔,离关太远,前阵散漫,必须增设第二道防线,从后阵阻隘,才可称必胜。”吴玠经弟弟这一提醒,犹如醍醐灌顶,赶紧在仙人关和杀金坪之间又修建了一座关隘,正是这座关隘在日后的仙人关大战中起到了反败为胜的作用。

    吴璘,字唐卿,吴玠的幼弟。和吴玠相比,他除了能守,还善于进攻。他创造了以步制骑的著名车阵法——叠阵,著有《兵要》一书。提倡以我之短制彼之长,以分队制敌骑兵,以劲弓强弩制刀枪,以远封近,以强制弱,巧妙运用孙膑的“三驷之法”,以弱为先,强者继后,以小败而换大胜,以小失而取大得。建炎三年(1129年),刘子羽慧眼识英雄,在他的推荐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任命吴玠为统制,吴璘则晋武副尉掌帐前亲兵。从此这对龙兄虎弟开始以大将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大战中:彭原店、富平、和尚原、饶风关……现在,吴璘的身份是秦州知州兼节制阶、文州军马。

    听说金军大军摧压仙人关,吴璘不等兄长招呼,火速自阶州经七方关(在今陕西汉中北)与金兵转战七昼夜,倍道而来,想助兄一臂之力。

    第二道防线筑好没多久,金军的猛攻就开始了。战鼓声惊天动地,呐喊声撕裂人心,金军犹如惊涛拍岸,一浪连着一浪,连绵不断地拥上杀金坪。吴玠命令营中的神臂弓、飞火枪、石炮一齐发射,击毙敌军无数。统制官田晟更是列军阵前,将靠近的金兵悉数砍倒。

    双方交战很快进入白热化,一日血战三十余阵,到处血肉横飞,惨烈程度前所未有。金军人多势众,又添生兵冒着炮石箭矢拥洞子、云梯拼死接近城身。吴玠居高临下,指挥士兵用巨石猛砸洞子,用撞竿撞云梯。洞子在巨石的重击下木屑飞溅,云梯撞倒,梯架散裂,尘土飞扬。

    完颜宗弼看到气得三尸神暴跳,命士兵推来巨型虚棚、战楼。这些战楼外缚牛皮,内置云梯,高度与城头相同,由大孛堇率领万余锐卒在下面推动,靠近城墙直接攻打城头上的守军。宋军统制杨政一看不好,领长枪防刀手跳到战楼上,和上面的金兵短兵肉搏。

    不过完颜宗弼这种蛮牛式的进攻还是在宋军统制郭震的防区得手了。金军战楼上的士兵跳上城头,将郭震的士兵杀散,以惨重的代价攻克了郭震的营寨。郭震自觉力乏,不能夺回阵地,便弃阵而逃。其余各部受此影响,军心动摇,阵脚浮动。危急关头,吴玠迅速找到郭震,脸色铁青,话也不说,挥刀兜头就劈,郭震“啊”的一声还没喊出口,脑袋就飞了出去。士兵们惊呆了。这时吴璘也率部赶来,拼死力战,绝地反击,重新夺回了郭震营寨。

    吴璘扬刀向士兵们疾呼:“金人倾巢而来,正是我们立功报国之时!”说完抡刀在自己脚下画出一道线,声色俱厉地说:“死则死此,退者斩!”于是军心遂定。

    接下来,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砍杀。金军感觉正面进攻收效不大,随即变阵,将队伍一分为二。完颜宗弼率军从东面进攻,大将韩常率军从西面进攻,企图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从东西两面进行夹击,从而打乱宋军的部署。吴玠坐镇中军,吴璘率锐卒来往其间,左萦右绕,随机而发。

    此时暮色四起,金军死伤了一批,另一批又接踵而至,人被重铠,铁钩相连,鱼贯直上。看着大军疲惫、将士力竭,而金军的预备队还在连续不断地投入战斗,吴玠决定放弃杀金坪,利用夜色,退至吴璘代为设计的第二道防线。

    然而第二道防线的构建远比不上杀金坪坚固,有人认为不易防守,又不能直接遮护仙人关,不如直接放弃,别择他处或干脆退回仙人关作坚守计。吴璘奋呼道:“还没交战就退走,是一种逃跑行为。我料敌人扛不了多久,诸君务必坚守。”

    吴玠看着眼前的工事建筑,脑中浮现出刚才金军的如潮攻势,有些犹豫不决。此时杨政对吴玠说:“扼守住这里,敌人绝不敢绕过攻仙人关。”于是吴玠拿定主意,下令坚守此地。但到了当天晚上,金军还是攻下了杀金坪。这一天是绍兴四年的二月二十七日。

    奇怪的是,第二天金军并没有继续发起进攻。

    第三天,也就是二月二十九日,战鼓又响,金军缓缓推来了几十座石炮。原来完颜宗弼用一天时间去筹备石炮和石块了。这次他并不急着进攻,而是在宋军阵前立起石炮,抛起了铺天盖地的石块。这招太狠了!

    吴玠组织弩兵躲藏在防御工事里,用神臂弓猛烈射击石炮周围的金兵。双方石来箭往,互有杀伤。

    二月三十日,金军的石块抛射完了,就不要命地向宋军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万余金兵,身披重铠,人头涌动,如山动岳移,蜂拥而上。吴璘以“驻队矢”轮番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层积,可金军还是践踏着同伴的尸体延绵而来。

    杀红了眼的杨政和田晟从左右两侧杀出,展开新一轮肉搏。金军重甲护体,刀枪难入。杨政指挥士兵专以长枪从侧面猛捅金军铠甲无法遮护的两腋。金军着装笨重,难以转身,被宋军屡屡得手。山坡上惨叫连连,被刺翻在地的金军很多像四脚朝天的乌龟,沉重的铁甲让他们挣扎不起。田晟的大刀队照着他们的脖子猛砍,犹如斩瓜切菜。这一番恶战足足打了一个白昼,尸首枕藉,血流成河。暮色又起时,金军才被迫鸣金收兵。

    沉默了好多天的撒离喝在阵前巡视,突然眼前一亮,他猛拍马臀,激动地叫道:“吾得之矣!”马匹受惊,四蹄奋踢,扬鬃咴咴长嘶,完颜宗弼被吓了一大跳。

    撒离喝指挥金军全力猛攻宋军西北面的战楼。这座战楼在前一天的石炮轰炸下,下面的大柱已经裂开,楼身出现了微弱的倾斜。撒离喝估计,守在楼上的宋军并没发觉。因此他决定从这座战楼打开缺口。

    金军冒死冲向战楼,楼上射出的羽箭如同飞蝗,不断有金军中箭倒下,而疯狂的金军前仆后继,不停死攻。冲到了楼下的金兵用利刀、大斧猛砍那根开裂的木柱。终于,撒离喝的计划成功了——但只成功了一半就停止了。

    负责镇守战楼的是统制官姚仲,他一看不好,急命士兵以绢帛结成长绳,硬生生地将战楼拽正。撒离喝急得直跳脚,指挥金军用火攻。楼柱着火,火焰一蹿半天高。姚仲将战楼上的海壶悉数抛下,浇灭了大火。杨从义和田晟率长刀大斧队从左右击,明炬四山,震鼓动地。

    完颜宗弼趁撒离喝攻打正酣,在东岭布置了一大批仿宋制神臂弓,向宋军阵地发起猛烈的射击。但他弄巧成拙了。弩兵是吴玠军队中最强的兵种,看见完颜宗弼班门弄斧,吴玠调发五百副神臂弓与之展开激烈对射。

    宋军的神臂弓是“真品”,弩力强劲,霸道惊人,射了一会儿,完颜宗弼的弩兵一个个叫苦不迭,纷纷丢弓弃箭往后逃跑。吴玠当即派遣王万年、刘钤辖等人,分紫、白二色旗杀入金营。夜色已降,金军又饥又渴,大溃,吴玠催动大军杀来,迅速夺下金军的进攻阵地。金军被迫后退了数里之地。

    接连五天的激战,金军一味硬攻硬打,消耗很大。王万年等人的反攻更是打乱了完颜宗弼的进攻部署,前沿阵地丢失,战斗力已近衰竭。眼看进攻仙人关无望,金军已有退意。

    三月二日,完颜宗弼传令全军休整以为退军的幌子。为了避免宋军的追击,他计划在夜晚退军。

    然而来时容易去时难。入夜,还没等完颜宗弼动身,吴玠已经算准了他要开溜,别遣五将,分更劫寨。完颜宗弼欲走不能,昼夜混战几十合。

    金军败退之师,斗志已失,而宋军已看到胜利的曙光,越战越勇,完颜宗弼等人的大寨终于被破。

    完颜宗弼知道再战下去自己就有性命之虞,被迫下令焚毁营寨,敛兵先遁。他这一走,金军兵败如山倒,个个丢盔卸甲,抱头鼠窜,被杀的、互相碰撞误杀的、倒地被践踏的……伤死数以万计。

    背后火光冲天,耳边惨叫连连,完颜宗弼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他紧紧地伏在马背上,末路狂奔,一路向北。幸亏是在夜里,黑暗中谁也看不清谁,用不着像上次那样割须弃袍了!

    暴走了一夜,到了河池,天色渐渐亮了。完颜宗弼惊魂稍定,召集军队准备就地休息,弄个早餐吃了再走。然而吴玠早在头天傍晚就派遣统制官王俊赶到了河池设伏,这会儿“哗”地杀了出来。呜呼哀哉!完颜宗弼欲哭无泪,只好继续逃命,走凤州,过大散关,马不停蹄,往宝鸡方向狼狈逃去。

    王俊所部不过一千多人,竟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余人,得牛马旗帜无数,大获全胜。至此仙人关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之前,无数的金兵家属高估了完颜宗弼的实力,误信了他带领大家到四川发财的大话,举家而来,没想到金军败得这么惨、这么快,他们思想上一点儿准备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宋军杀来,许多人稀里糊涂地做了无头之鬼,得偿所愿地“定居”在了梦中的南方,永远!

    可怜的完颜宗弼,这次回去除了面对朝廷的责问和处分外,还得面对国内悠悠众口的谴责,日子不好过啊。

    仙人关之战对于完颜宗弼而言,是一个新的耻辱。而吴玠,则迎来了他事业的巅峰。赵构对吴玠的表现赞不绝口。他写信给吴玠,称:“但恨阻远,不得抚卿背而慰朕心也!”下令升吴玠为定国军节度使、川陕宣抚副使,不久,又晋升他为检校少师及奉宁、保静军两镇节度使,希望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以更大的胜利报效国家。

    从绍兴四年九月到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吴玠尝试挥军进复陕西,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收复了秦州。绍兴五年闰二月,吴玠被撒离喝与伪齐熙河经略使慕容洧围在瓦吾谷,最终以近千名宋军力战身亡为代价才突围而出。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吴玠的部队以步兵为主,如果不凭坚守险,很难和金兵的骑兵抗衡,和尚原、饶风关、仙人关的几场恶战,都充分运用了山地战的特点,迫使金兵舍骑步战,再充分发挥宋军坚甲劲弩的特点,才对金军造成了沉重打击。

    吴玠军善守不善攻!有吴玠在,吴乞买对占取四川彻底绝望,金军从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定下的攻取长江上游,然后东西夹击南宋朝廷的计划至此算是彻底流产了。

    仙人关之战后,金军重新把略宋战场由川陕转回两淮,只让川陕主帅撒离喝在四川。而撒离喝素惮吴玠,也不敢主动向四川进攻,于是川陕战场进入了一种武装戒备、双方休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