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培养好的生活规律
每天,我先生总是在同一时间醒来,然后一大早推着宝宝的小推车,沿着同样的路径跑上一大圈。之后他总是给宝宝做一碗燕麦粥吃,一边再给自己做一份火腿三明治当午餐。
而我,则永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乱来。上床睡觉的时间,可能是晚上10点,也可能是凌晨2点。一头扎进工作中而完全忘了午餐,这在我来说是常有的事。不过,我倒也明白,小宝宝必须依靠规律性的生活,才能活得健康快乐。于是,我竭尽全力,尽量保证我女儿吃饭、睡觉的习惯性规律。我们为她请的半时保姆,也会在每星期相同的日子、相同的时间来我家。宝宝每天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也因为我们从来不让其他事情打乱宝宝的就寝时间,而做到了一致不变。
我们的这种做法,按照学者们的研究,证明了是很正确的做法。规律性的生活习惯能使得宝宝:
● 预先知道甚至预先计划好下面该发生的事情。这无疑有助于宝宝的大脑执行功能的良好发育。
● 感受到自己有本事能独立了。这是因为,在规律生活中的一再反复实践,使得孩子培养出了一定的能力,可以自己来完成一部分的事情。
● 培养锻炼自我克制的能力。
对于年幼的小宝宝来说,规律性的生活习惯,指的是他每天应该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用餐、休息,晚上就寝的步骤程序也都应该相同。等宝宝过了3岁,你就可以开始帮着宝宝建立起适合他自己的生活规律了。画上一个步骤表,是你们应该做的第一步。
步骤表怎么做
带着孩子一起,先做一个晨起步骤表。既可以一个个步骤写下来,也可以用图画来表示,内容是从宝宝起床开始到去幼儿园或者上学该做的一系列事情。
这个步骤表,应该不超过7项内容。针对3岁的小宝宝,有简单的两三项就好:坐小便盆、吃早饭、穿衣服。若是对5岁的孩子,则可以多列上几条任务:着装、铺床、装午餐盒、吃早饭、刷牙、穿鞋穿大衣、背上书包。需要的时候,你不妨稍微提点孩子几句:“出门去散步的时候,你还需要戴上一样什么东西啊?”
如果孩子早晨做着做着分了心,你也要提点孩子一下:“去看看你的步骤表。”这就足够了。不要对着孩子吆喝:“你刷牙了没有?我10分钟之前就告诉你了,你怎么还没有刷牙!还有,你的鞋呢?放哪儿去啦?”与其若此,不如你简简单单地重复一句话:“去看看你的步骤表,下面该做什么了?”就这么一句话,需要的时候你不妨再三重复之。
只需要连续两三个星期的练习,孩子就能习惯自己去对照步骤表做检查了。不少家长表示,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习惯性训练之后,早晨就不必再跟打仗似的了。
迈尔斯(15个月)和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