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别去跟人家的宝宝比
我们都希望自家宝宝能比别人出色哪怕那么一丁点儿。而事实却是:跟人家的宝宝比,没有半点价值和意义。
但凡我去炫耀我家宝宝的新本事,我朋友都是那一句很得体的回应:“这都已经会了?”不论是我告诉他我家宝宝会坐了还是会爬了,会走路了还是会说话了,甚至是有本事往高处爬了,我朋友都是那句回应。听起来可让人真舒服,是不是?然而,这没什么意义。
没有任何两颗大脑会是一模一样的
小宝宝大脑成长中的一个个发育阶段,从来就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点、按同样的顺序来向前推进。有时候某个发育阶段可能被跳过,等过上一段时间之后绕回来补上;也有可能同样的内容须来回重复几遍。甚至,该怎么划分各个发育阶段,人们都还至今争论不休。毕竟,大脑以及大脑的发育,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神秘莫测的。
而且,大脑神经元的构成,不但受基因的影响,更受生活经历的影响,因此,哪怕同卵双胞胎的大脑都不可能一模一样,更何况其他的孩子呢。
要了解不同年龄可能出现的不同行为
不过,尽管每个个体都不同,我们却仍然应该了解大体上孩子到了什么阶段会增长出哪些新本事来,这能有助于我们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调整到更合理的度上。
比如说,你的宝宝是否3个月大了都还不能睡通宵?长到18个月大的时候,是不是忽然开始伸手打你了?长到了4岁的时候,是不是一下子变得更自私更小气了?这些,其实都很正常。
只不过,下一次你给朋友发短信、到论坛上发帖子时,请不必太为自家宝宝的“没出息”而着急,也不必太为自家宝宝的“有出息”而得意。
而假如有谁来找你炫耀她宝宝又有了划时代般的新能耐时,请你记得要这么说,好让人家高兴高兴:“这都已经会啦?!”
请你试试看
“别去跟人家的宝宝比”,把这句话的宾语换成父母,也是很有道理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养育孩子的做法,常常在别人看来很不妥当。《在我还没生孩子之前,我真的是一个好妈妈》这本书,写的就是妈妈们如何太在意人家的看法,因为,每一个为人父母的我们,都会希望自己的做法能得到别人的认可,都会暗自担心自己的做法是否不妥。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也都正在继续努力,是吧?我们需要得到来自他人的鼓励、来自他人的赞同。(如果你觉得对自己的要求太高、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如果你觉得需要放松放松、笑一笑,那么,请把这本书找来,读上一读。)
特蕾西和杰尼瓦(23个月)
69 如果可能的话,找份兼职
身在婚姻中的、或家庭收入超过每年5万美元的妈妈们,大部分(75%)都认为只做兼职,或者完全不上班,那再好不过了。
据调查,在孩子上学之前只做兼职的妈妈们,
● 与完全不上班的妈妈们相比,更少感觉心绪抑郁;
● 与完全不上班的妈妈们相比,身体状态更健康;
● 更少感觉孤独,而孤独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
● 学习新技能的潜力得到更好发挥,而这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
● 与上全时班的妈妈相比,因工作而带来的家庭矛盾更少;
● 与完全不上班的以及上全时班的妈妈相比,对孩子更体贴细致。
唔,我能得看出以上结论的道理。
首先,在家里带孩子,只要忙上几个小时,就足以让人筋疲力尽、身心憔悴。不说别的,单单从用脑这个角度来看,就十分辛苦:你必须全时保持警戒,随时关注孩子、随时排除干扰、随时感应并应答孩子的一个又一个的需求,而且还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还得再三与孩子共情……
可是,我认识的不少妈妈当中,包括我自己,往往因为请人来帮忙照顾一下孩子、让自己能“稍稍”喘口气,而觉得满心愧疚。让当妈妈的喘口气,这不仅仅能有效缓解我们的身心俱疲、压力过大,还能减少因此而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
我就属于上面说到的那75%的妈妈之一。换成兼职工作之后,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确变成了一个更好的妈妈,首先,因为有了机会“充电”,完成工作后对孩子的投入反而更多、更用心了。而这份兼职本身就是激发智慧的工作,也使得我不但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而且不必担心一路走来所建立起的职业人际关系网会被搁置下来。还有,我不再因为没法把握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而苦恼焦躁,因为现在毕竟不再是全职工作了。
我非常珍惜因此而能够从容地享受陪伴女儿的美好时间。我们会一起看在天上盘旋准备降落的飞机,一直等到我们都知道那飞机终于切入了关键位置,然后目送它“回家”去。我们会走着走着就停下来,试试旁边排水沟中的水流得有多快。我们还会沿着西雅图美丽的海滨、河滨,骑上自行车走上很远很远,而不是开了汽车去。
生活多美好。
妈妈们都一样开心
毫无疑问,研究统计数据所显示的结果,并不是说全职工作的妈妈或者完全不上班的妈妈就不快乐。一旦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事情就又会不一样了。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不论是需要上班挣钱的妈妈,还是完全不上班的妈妈,都有相当比例的人在问卷中对自己的生活评分是“非常幸福”:不论上班族还是在家族,都是36%,一样开心。而与是否有一份工作相比较,人是否在婚姻中,却更是影响幸福指数的关键。
如果你希望能只做兼职,甚至做得更少,那么,经济上能否受得了?
那些用更少的钱就能维持生活的家庭,不见得都能算是“幸运”的。他们实际上牺牲掉了一些东西(不论是自愿的人,还是因为丢了工作而不情不愿的人。)
如果你打算依靠比两份全职工作更少的收入来维持家庭生活,那么最好你能在要孩子之前就先积攒起一定的存款。比方说,至少要有应急基金;如果你真能很早就做好筹划,那么在生孩子之前就把各种贷款都付清了。除此之外,维持生计的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你要时时保持节俭。其实要真能做到处处节俭,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做饭做菜,如果什么都从原材料开始做起,一般来说会味道更好,而且更健康。要是和一两岁的小宝宝一起做,那还是一桩很愉快的打发时间的好办法。买二手的衣物,这意味着宝宝的衣服刚买回来不到一天就被画上了再也洗不掉的画痕时,给你自己买的衣服转眼就被宝宝撒上了一泡尿时,刚玩了没几下的玩具就弄丢了时……你不会有多恼怒;而且,有时候你还会碰见完全没有开封过的东西呢。用可以反复使用的布质尿布、布质抹布,清洗的工作也算不上是太麻烦的事情。晚上不再去参加这个那个的舞会音乐会,而是来一个百乐餐(译者注:指每个参与者都带一份菜式,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的聚餐方式),你与朋友之间友情得以加深。出门时很少开车,你与周遭的生活环境会更加融和。即便是牺牲掉一些眼前利益,比如说不再买早就相中了的那套大房子,每年都投入储蓄的退休基金停交几年等,你也会很快体会到这么做其实很值得。
我的亲身体会可以表明,只要做好精心计划与筹措,以更少的钱来维持生计,其实也能生活得挺好。
活在当下,勿迷失在当下
每一个生活中的小小的一瞬间,
不是你匆忙中忽略掉的那一瞬间,
也不是你盯着手机刷屏的那一瞬间,
更不是在紧张与压力中熬过的那一瞬间,
而是你决定真正活在其中的小小的一瞬间,
恰是你和你家宝宝会最为珍惜的一个个瞬间。
杰西(2岁)和欧文
70 爸妈们,请你们慢慢来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全家人一起去了一座小岛上度假,刚到的第一天里,你蓦然发觉自己走得太快了?
你的确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不过,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放松下来、放慢下来,与你周围的新环境保持同步了。你开始把手机等电子装备收了起来,因为这东西显得与周遭格格不入。你开始对着路过你身边的陌生人微笑,因为别人总是对着你微笑。你匆忙的大跨步变成了悠闲漫步,你犀利敏捷的词锋变得恬淡温和。你让时间和日子随意地流淌开来,坐在咖啡店里一个老者的边上和他聊聊天,躺在公园的草坪里遥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品味那洒在肌肤上的阳光。这可真是超豪华的享受;这和平常匆匆忙忙的日子实在是大不一样。
去一个悠闲的小岛,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日——这不正是我家小宝带给我们的享受吗?只要你愿意,你也能享受得到。宝宝让我们慢了下来。我那小小的女孩儿会领着我,足足花上一个小时,慢慢越过5条小街,去到我家附近的公园。她会一路走、一路跳、一路跑、一路转圈圈;她会不时停下来,捡起一个个的小石子,先塞满她的衣服口袋,再塞满我的衣服口袋。她会蹲在路边的大垃圾箱旁边转动它的轮子,她会琢磨满是疙瘩的老树根,她会望着路边排水沟里流淌着的水发呆……她会喊出驶过她身边的汽车的颜色,会指点天上划过的飞机的灯影,会咯咯笑着大喊“公共汽车来啦”。什么都能让她欢天喜地,而她在这天地间的欢悦又是那么的带有感染力。可是,一旦我想要她跟上我希望的、超越了她幼小年龄的速度,那可就不一样了。她会哼唧,她会恼怒;而我自己,则会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和肌肉。我发现,越是能够接纳和融入她的速度,我们娘儿俩在一起的感觉就越是美好。
这是宝宝在邀请你,请你慢下你的脚步。而既然你肯读我的这本书,这就说明,你接受了宝宝的邀请。
在这本书中,我们一起探讨了:
● 如何在每一天中的一个个瞬间里,让你的心真正能和你的爱侣、朋友、小宝宝相连、相通;
● 如何在宝宝探测你底线的时候,能秉承长远的目光,好好地引导、教导宝宝,而非惩罚宝宝;
● 为什么用共情的方式来接纳人的情绪非常重要;
● 应该怎样跟孩子一起聊天、玩耍、做运动;
● 怎样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我们为人父母最艰难的日子。
这本书中的每一页所提供的简单易行的建议以及背后浅显易明的道理,都来自科学的调查与研究,都是很有用的工具,能帮助我们把宝宝养育成快乐而且有能力的人:能觉悟到并进一步克制好自己的意念、情绪,以及行为的人。
不过,即便是你如今已经了解了这些做法和道理,却并不等于你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你仍然想不明白为什么哄了整整一个小时你那新生宝宝都还在哭,不论你如何用尽了走路、轻拍、唱歌等所有招数;你仍然会在看见宝宝踉跄跌倒的时候让你的心猛地跳出了胸膛;你仍然会在某个早上无可奈何地劝宝宝换下脏尿布来,却苦于怎么劝也不听……读了这本书,不能使宝宝泼洒在浅色地毯上的艳红甜菜汁更容易擦去;不能使你给宝宝换裤子时面对他的拳打脚踢更有耐心;不能使你俩恢复以前的性生活;不能使你(哪怕表面上)看见自家宝宝在人家宝宝身上咬出牙印时保持住平和与冷静;不能使你眼睁睁望着宝宝朝你撒谎却做到不动声色;不能使你听见宝宝第一次冒出一句“我恨你”时真能无动于衷……
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要为人父母,总是一项很艰辛的工作。“完美无缺”的父母亲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要允许你犯错误,而且是犯很多很多的错误。请记住,这毕竟是你第一次养育一个年仅4个月的宝宝,或14个月大的宝宝,或4岁大的宝宝。请记住,不论某一天再如何糟糕透顶,任谁也不能单凭这一天就妄下结论,指斥你家宝宝或你是坏人。
不过,为人父母的另一侧面,却也是任谁也无可否认的事实:刚刚你还气得不行,转眼间你就又满心是蜜了。因为,宝宝实在是太可爱了。她只消用那细嫩的小手指握住你的一根大手指,对着你甜甜一笑,你的心就瞬间融化掉了;她那圆嘟嘟的小脸蛋和小小的脚趾,让你实在忍不住亲了又亲。刚学会走路没多久,她就会拿过你的大鞋子来,前后倒着伸进脚去,踢踏作响地来回走;你刚一打开家门,她就冲你飞扑而来,欢天喜地地尖声大叫。她想做所有你在做的事情:吃你碗里的东西、背上你的包、穿上你的衣服、模仿你说的话、帮你做家务事。她能让你很惊讶地把概念与实际串联到一起;她会很舒服地钻进你怀里听你讲故事;她能用最可爱的声音说出你听过的最有趣的妙语……她还会过来亲吻你、把头枕在你的肩窝里。等她睡着了的时候,你只觉得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她更美更可爱的小生命了……
有时候,哪怕正当你气恼之中,你也会忍俊不禁忽然笑起来,只因为宝宝可爱得让你牙痒痒的。就在刚才,今天的下午,我还被我女儿气得无可奈何,因为她愣是不肯上床去午睡。可等过了午睡的点,她却自己站在小床上,宣告说:“过来帮我脱光光吧。”你可真弄不清宝宝是怎么想的!每天每天,你都会无数次地被宝宝逗得大笑,只觉得自己满心洋溢着浓浓的喜爱、欢悦、惊讶和自豪。你会觉得从来没有谁会比宝宝更爱你,这种被深爱着的感觉,世上再没有什么可以比拟……
每个人都这么说,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为人父母之旅,实在是奇妙之旅。愿我的这本书,是你以及你家宝宝这奇妙之旅的一个美好开端。
杰恩和菲比(两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