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兰德公司
在20世纪30年代晚期和40年代初期,相关问题的研究记录中并没有出现“旅行商问题”或“TSP”的字眼。但是到了40年代末,这道难题却已声名远扬。此时,求解TSP的作战中心已经从普林斯顿大学转移到了兰德公司,Flood也同样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
2008年12月,普林斯顿大学的Harold Kuhn在一封电子邮件里如此写道:
在1949年的数学系范氏大楼1里,旅行商问题的名号已经颇为响亮。举个例子,兰德公司当时现金悬赏求解一些问题,它就是其中之一。我记得他们那张列表贴在范氏大楼里的公告板上,那是1948至1949学年的事了。
1. 范氏大楼(Fine Hall)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所在地,因此也代指该校数学系。该楼得名于首任系主任Henry Burchard Fine,他是经典著作《范氏大代数》(A College Algebra)的作者。——译者注
兰德公司的奖金悬赏列表!有关TSP的文献资料里经常提到这些奖,但是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当年那份文件的副本了。Hoffman和Wolfe称,兰德公司设立奖项是“为了TSP的理论研究”。尽管从未有人获得奖金,但是那张奖金列表再加上兰德公司研究小组的极高声望,确实对于宣传推广TSP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兰德公司内部员工的口中,还出现了另一个奖项。著名女数学家Julia Robinson评价自己在博弈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时提到了它:“兰德公司悬赏200美元求解那道题。在我的论文“迭代法求解一个游戏”(An iterative method of solving a game)里,我证明了我的方法确实是收敛的,但是他们也没给我奖金,因为我是兰德公司的内部员工。”2
2. Reid (1996).
Robinson很可能是受到了列表上另一个问题的启发,于是在1949年开始研究TSP。那段时间,她在一份手写笔记里描述了一个通用的数学方法。她对旅行商问题的研究工作与这个通用方法是一致的。“有些问题的叙述相当简单,但是大家完全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求出结果,我就更喜欢钻研这样的问题,而不太喜欢只需要推广现有解法的问题。”3当然,TSP正合她的心意,因为在Menger的研讨会之后接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有人发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而Robinson后来作出了不少贡献,兰德公司几年后正是在她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我们将在第5章介绍具体内容。
3. Reid (1996).
TSP从何得名
1949年,Robinson在一篇论文里很自然地使用了“旅行商问题”的说法,可见这个概念在当时已经广为人知。事实上,在现有的TSP文献中,她的这篇论文是使用这一说法的最早的一篇,只有兰德公司悬赏列表的副本才能动摇这一历史地位,但是得先有人从故纸堆中翻出那份列表来才行。Robinson将这道题表述为寻找“旅行商以华盛顿为起点和终点、周游各州首府的最短的路线”,与Flood的回忆相吻合,与Dantzig等人使用的数据集也是一致的。
Robinson叙述这个问题的方式把TSP和环游美国48州问题联系在了一起,但是我们依然不知道“旅行商”到底是何时出场的,“旅行商问题”的名字最早是何时开始使用的。Merrill Flood似乎应该知道答案,然而很不幸,他却对此一无所知。他对Albert Tucker解释说:“我不知道是谁把惠特尼的问题称为旅行商问题,是谁创造出这么生动有趣的名字。但是人们显然都很认可这个名字,后来也发现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基本、非常重要。”无论旅行商问题的名字是如何产生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个名字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只不过“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的英文拼写有时存在细微不同,比如写成“travelling”或者“salesman's”之类的1。同时,这个问题的“恶名”也逐渐远扬。万事俱备,只等Dantzig等人登场。
1. 同样,这道题的中文译名也并不唯一。除了本书使用的“旅行商问题”外,常见译名还包括“旅行推销员问题”和颇有趣味的“货郎担问题”。——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