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营你的“微信商城”
与很多微信用户一样,笔者起初使用微信也是由于微信较强的即时通信功能:比QQ好用。随着用户数量的爆炸增长,功能的不断延伸和优化,微信开始具有了营销功能。但是,微信的本质还是一种即时交互分享平台,腾讯也将微信的服务(用户的交互分享)摆在营销之前,营销功能只是交互分享的扩展,是第二位的。而从另一个侧面能说明的是,你不仅可以在微信上开商城,还能拥有一个综合交互、推广、营销(交易)平台。
思想是行动的导师。在你行动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微信上适合经营什么。微信是一个以15~50岁为主的时尚中坚人群,其群体特点(前文已有说明)决定了微商城上商品的流行(购买数量、频次、受欢迎程度等)程度,笔者认为,快速消费品当然是首选品类。
快速消费品类、服装类、餐饮类、日用类、差旅类、糖酒类、培训类、电子电器、美容保健、休闲食品、文体用品、工艺美术、首饰珠宝、活动营销、金融产品、高新产品、房产汽车、艺术拍卖、股票期货、大宗交易等,大体来讲,越靠后的品类流行程度就越低,单笔交易数额也越大,风险系数也越高,交易概率也越小,在微信商城上的适应性也越差(知名的大型综合商场、百货企业除外)。
对于市场营销经验不足的“新手”来说,开通和经营“微商城”是一件新奇而具有一定风险的事情,需要现成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不能照搬),而微信的发展之路就是活生生的“模范”。
1.锁定目标,不乱撒网
微信吸引用户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目标精准,包括用户选择、功能设置、操作手势等。如微信每天两次的新闻推送内容极为简洁(1+3),针对白领、大学生、企业人士等,话题主要为社会焦点或时尚热点(如中国好声音、文章出轨等),推送时间集中在08:30~09:30、17:30~19:00,偶尔会在中午(12:00~13:00)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推送,这样就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如上下班乘坐公交车、午休等)供用户阅读。这个“秘诀”同样可以借鉴应用在你的微信商城上:锁定目标,不乱撒网。
相信读者们一定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介绍的查干湖冬季捕鱼的短片,“鱼把头”石宝柱凭借经验和听觉判断鱼群的场景,这是典型的看准(锁定)目标(鱼群)精确下网的案例,“鱼把头”的一网可是能收获10万斤的鱼呢。虽然“鱼把头”并不敢100%保证能准确判断鱼群和捕到鱼,放下捕鱼的大网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相对于漫无目的地乱撒网效果要好得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我广撒网,总有一网能捕到鱼!”的豪言壮语,这些“捕鱼者”不一定真的捕不到鱼,但是其付出的精力与收获很难成正比,效率可能也很低。不仅如此,屡次不能捕到鱼还会破坏心情,进而可能影响整个布局。
不乱撒网
要想在微信商城中获得预期的效果,就不能没有重点地将目标顾客确定为所有的人群,更不能“乱撒网”式地希望一种营销手段适合所有人的喜好。通常来讲,有两种确定目标的途径:以目标顾客确定经营品类;以经营品类确定目标顾客。两种途径的共同之处在于,需要准确描述经营者的目标(不管是顾客还品类),分析和明确目标特征、适用范围、传播途径等,而后制订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营销手段和方法。
比如时尚休闲食品是微信商城上的经营品类(既定),产品特性决定了其顾客主要是大中院校学生、情侣、年轻白领等时尚人群,这些人群的基本特征是年轻、富有创意想象力、喜好新奇有趣的物品(食品)、重复购买概率极高、经常上网和使用电子产品、聚会和旅游频次高、口碑传播和示范作用显著,但是收入不高、消费能力不强。若要对这些人群展开营销,基本思路和手法是营造出新奇、温馨的消费氛围,经常举办小型促销活动,多运用网络、手机等载体推广,参考定价可比市场均价稍高,节假日与顾客互动等。只要店主的长相不很雷人、人品和脾气还过得去、商品的品质和味道还凑合,总会有人来充当“吃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