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企业微型决策
纵观前文,作为读者,你可能会觉得,似乎微信只适合中小微型、创业型企业用来推广和营销。其实不然,微信对所有的企业、个人都适用,因为它是一个公共平台,只是对中小微型和创业型的企业相对更有利一些罢了。微信公众账号调整特别是微信支付推出后,不仅大批传统企业(制造业、线下交易等行业)纷纷入驻和开通微商城,就连唯品会等以特卖为特征的电商企业也积极加入(2013年9月)。
根据张小龙2013年11月18日微博透露的数据推测,目前微信公众账号在200万~500万之间,通过认证审核开通微商城的企业预估在40万~100万之间,且还在快速增长,其中不乏诸如大众点评网、王府井百货、新世界百货、嘀嘀打车等知名大型企业。2014年4月17日,京东商城接入微信商城的初步方案已经确定,微信承诺给京东的一级入口在“发现”之下,和“朋友圈”并列。此前已接入移动端的C2C拍拍微店,将从订阅号升级为不折叠的服务号。越来越多传统电商在京东的典范下接入微商城,加入微电商的行列,电商微型化迹象凸显(届时淘宝可能被孤立吗?),大企业的微型(微信)决策成为一致的选择。
与微信坚持精准的推送而非广泛撒网式的粗放发展一致,大企业入驻微商城看重的也是精准的营销,注重用户(顾客)良好的体验度和舒适度,从而提高消费的黏性和品牌的认同感。从注重产品到注重人文、以人为本、精细化的集约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无法跨越,企业和微信顺应的都是这一种大的趋势。即使企业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微信极为庞大的用户规模也使企业欲罢不能,“想不说爱你都不行!”
一定程度上讲,小就是大,大就是小,这是一组辩证关系,是可以实现对向转换的,方式不同,目标相同,殊途同归——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在顾客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要求等条件发生变化,更加注重自我消费体验、情感舒适和文化内涵的情况下,企业和商家如仍然以商品为重心,很可能会失去顾客和消费者,诺基亚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它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被顾客和市场抛弃了,被“改变”了。而大企业利用微信开通微商城,看起来只是一个小的决策,就像我们选择使用微信一样,毕竟微商城很“微小”,但是每一个顾客良好体验度和舒适性的汇集,就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这样就形成了“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