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微创业
说起创业,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梦想、激情、毅力、奋斗……说起微创业,你又想到了什么呢?Soho、蜗居、创意、自由……在微创业面前,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微信创业,其次是智能手机,然后是朋友圈,再次是年轻人,再是……
微创业
与微电商和微商城一样,微创业本不是微信的专属,只是习惯了用微信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就姑且认为微创业就是微信创业了。微信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背后跟随的,不仅有一群微服务的企业,还有一批怀揣梦想的小船,还有一群梦想要飞过沧海的蝴蝶(都是借力的,顺风车不搭载就白白浪费了)
你能坚持阅读到这里,笔者为你感到高兴,在此也要恭喜你。为什么?微创业来了,创业梦想的种子准备发芽吧,创业激情准备爆发吧,知识和智慧准备释放吧。在前文中,笔者重点论述了微商城,似乎只有服务号才能继续营销。其实不然,朋友圈、订阅号甚至个人窗口一样能够开展营销活动。撇开商城,微信营销与微博营销形式几乎完全一样,只是采取的途径不一样而已:微博聚沙成塔,微信化塔为沙,目标相似,殊途同归。基于微信的长远考虑和战略规划,腾讯逐渐将微信的营销功能转移到新推出的公众账号上,将微信的交互分享和推广营销区分开来并将订阅号折叠,力求提高商家的服务意识,为用户营造一个干净的应用环境,维持和增强微信的黏性,实现可持续开发,避免重蹈QQ的覆辙。
此类营销功能QQ、微博都能实现,但是这并不是微信营销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微信和微信营销的核心优势。前文已有论述,微信服务号500名粉丝(关注、订阅)的要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以大学生微创业为例,在公众账号中,订阅号个人是可以申请的,这为个人利用微信开展微创业和微营销提供了契机,“上帝关闭了一扇门,但是他为你开启了一扇窗!”朋友圈、个人窗口和订阅号只是权宜之计,你可以暂时利使用他们来做推广活动。手机自动生成二维码,置于DM单页、朋友圈、个人窗口和订阅号中,备注简要的介绍,注意不要太过频繁,一周2~3次即可,用户扫描二维码即可获赠一份小礼品。你也可以发起和开展主题兴趣活动,这样“朋友圈”就会持续扩大,粉丝也会不断增加。前期以推广为主,辅助的营销收益可用于后期推广的追加投入。
在大学生当中,小群体(寝室、班级、专业、社团等)传播能力很强,500名粉丝并不是很难达到的高度。当粉丝达到500,则以组织的名义(如社团、协会、创意团、项目组等),或暂时挂靠某家企业或形成商业合作联盟,申请服务号和认证,逐步将营销的主阵地转移到服务号上面来,订阅号主推广,朋友圈和个人窗口主分享,形成良好的二次宣传和营销效果。进行合规操作,只需300元的认证人工费和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正式拥有自己的商城。由于营销的是虚拟的数据信息而非实物,商城一般只是商品或服务的代理者,或者说是一种信息的中转站:从买家接受订单信息,反馈给商家,通知发货,赚取服务费或差价,成本和风险远比实体创业的小,这是微创业的起点,这是梦想开始绽放的地方。唯一的风险就是,一次认证不一定能通过,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不断优化和改进提交的申请资料。
表6-1 微信的商业模式及创业机会猜想
创业是很多大学生和有志青年的梦想,但是资金、技术、经验、人脉、渠道等方面的不足又严重制约着梦想的实现,在梦想与实现之间,常常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让我们望而却步。于是,梦想在无止境的等待中没落、腐化、死亡,最后成为一段虚无缥缈的回忆。现在,微创业来了,你(无论过去是,还是现在是)作为一名大学生,你的相对优势终于开始展现出来了。资本?只需要300元,加上保证金,如果你还嫌高,你可以几个人分摊。技术?哼,藐视它吧,操作手机和使用新产品本来就是你的强项。经验?这是一个先知先觉就是竞争优势的时代,而你的操作熟练度可能比一般人还要高。人脉?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圈”,你的人脉在线上,不在线下(线下是实体企业的地盘,你敢碰?你能碰?你会傻到去碰?)。渠道?朋友圈和粉丝群就是渠道,只要能卖出东西,渠道就会自动建立起来。如果你从事的是创意类的创业,你可以参照表6-1。如果你的目标商业业态是实体的商品,那么微商城可以成为你的平台。
再次提醒,朋友圈、订阅号、个人窗口只是暂时的阵地,是权宜之计,服务号才是真正的营销交易平台,才是长远发展的选择。有梦想有商城,不用笔者教你怎么办,你肯定能将微创业的功课做得很好。微创业,邀请你一起行动!
微创业:从“微店”到公司的财富路
新鲜水果、名牌鞋包……刷新微信朋友圈,各种美图便噌噌地冒出来。如今,许多大学生开始尝试流行的“O2O”线上销售模式。“微信营销”俨然成了年轻人创业、兼职的潮流。
“朋友圈”里做零风险生意
许多大学生选择微信平台做生意,就是看中它不用租房子、不用注册公司,等于“零成本”投入;并且它不像淘宝,需要保证金和层层认证的流程,只需要手机号、身份证号就能快速开店。
在“朋友圈”做生意收益如何?去年冬天,小静在“朋友圈”卖暖手宝就成交了200个,平均每个赚5元钱,赚了1000多元。但小静同时表示,毕竟“朋友圈”里只有那么几百人,能挖掘的客户资源有限,赚更多的钱有一定难度。
“朋友圈”做生意卖什么?那就要看你的小伙伴都是什么来头了,大四学生小庞的朋友圈里除了同学、老师,还有很多“富二代”和潮男靓女,她看准这个市场,在“朋友圈”里卖起了奢侈品。名包、名表、名服饰,因为找到一手货源(合作厂商),小庞的卖品性价比特别高。
“‘朋友圈’做生意真是零成本的,我在这边只负责传图卖,有人看中了就给我汇款下单,我把成本钱打给线下卖家,通知厂家发货。我挣差价。”
小庞说,“每月的收入够零花,并没有同行吹嘘的月收入上万那么犀利。”
大学城里当电商开“微店”
如果说微信“朋友圈”是“摆地摊”,那么微信服务号做生意更像是“进商场”。
“微信服务我来做!送餐、送水果、送零食,跑腿就为你满意……”大学城里一股“微信营销风”蔚然兴起。大学生们申请微信公共号经营“微店”,通过微信提供服务和买卖。“只要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想吃什么,发几句留言,马上就能送到你面前。”
2014年元旦,广州大学城第一家微信水果商城“果姑娘”开始运行。中山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吴承峻和一个老乡“合伙”开始了水果电商创业。“果姑娘”不仅送果上门,还负责水果的挑选和“售后”,发现有坏果可换可退。短短两周试运营时间,就卖出2000斤水果。如今用户已接近两千人,日流水(营收)也达到700多元。随着用户数的增长,团队开始招聘兼职学生送水果。据吴承峻介绍,他们还计划在其他高校设置代理点,将该微信水果商城推向整个大学城。
大学生微信创业
类似的学生电商在其他高校也相继涌现,陕西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5位大三学生便创办了微信购物公众平台——陕理工一号店,该“微店”只针对校园用户,主营水果和零食,接单之后送货上门。组织者周浩说,“当收到同学下单信息后,工作就开始了,称重、打小票、送货上门等一系列活儿,谁有空谁就来做。学校的老师也下单买我们的水果。”此外,他们还利用微信购物公众平台帮同学免费发布二手交易信息,提供免费的数码产品维修等。
从小打小闹到成立公司
福建农林大学的林烨用微信卖水果近一年,经营特色是水果拼盘,最高纪录月收入超3万元。前期创业时,进货、销售、送货全都一人包办,“独来独往”太累,租店成本又太高,林烨决定将他的“创业基地”放在微信上。
如今有5个小伙伴加入到了他的水果微营销中,生意好时,一天就能收入1000多元。“希望把利用新媒体建成的网络商店做成一个品牌”林烨说。
同样做水果配送的姜军是重庆邮电大学研二学生。姜军和他的合伙人王健乐创办了品牌“菜小二”。“配送暂定为水果,做好了再拓展至生鲜。”他们组建团队,找来一批技术达人,做网站、App、微信平台的技术研发、运作,在校外租了一个80多平方米的套间作创业基地。姜军说,第一笔创业资金来自于两人的积蓄和奖学金。创业的资金不多,水果所挣的钱也不多。
业余时间,“菜小二”的技术团队会承接一些项目,所获得的资金用来推动创业运转,现在已经盈利。“我们即将推出一款App,顾客可以在线选购并搭配水果,我们根据要求配送。”
微信创业获校方和企业支持
在武汉商学院,三个学生组成“三分度”创业团队,他们通过微信卖红枣、电脑耗材、运动文具等,生意不错,还获得了“院长奖学金”,微信卖枣还引起某上市公司关注,对方授权他们建起首个校园代理店。团队负责人杨磊表示,宣传单的印制、物流等方面的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企业还给出八折优惠,提供了500张校园会员卡。“三分度”正计划逐步向武汉其他高校发展校园代理店。
而姜军和王健乐创办的“菜小二”在2013年12月的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得到了多位评委好评。目前已有几家大企业表示想投资。如今,“菜小二”的月销售额已经达到1.2万元。
(来源:EOL就业频道)
3.逆袭:小微企业的春天到了吗?
我们常用春天来代指美好的境遇。2014年3月4日晚,微信宣布开放支付功能。在这个阳春三月,微信支付功能的开放再次给了人们春天般的希望。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似乎已经能够隐隐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个人也能用微信创造财富,实现梦想,那么,小微企业的春天真的到了吗?
在市场经济中,小微企业、实力弱小,特别是后来加入市场的企业很容易被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兼并收购或被市场淘汰,二者在资金、技术、经验、资源、渠道、团队等方面的差距决定了双方的发展机会并不均等。一定程度上这是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本就无所谓对错好坏。但是对于新加入的企业来说,发展的机会很小,也充满着风险,处境极为不利。除非,能借助外力迫使已有的大企业在新的平台上开展新的竞争。由于在新的竞争平台和新的环境条件下,双方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从这个层面来说竞争和发展是相对公平的。微信就是这样的一个新的公共竞争和发展平台。
逆袭
由于是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竞争,双方的基础同时为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部分优势将没有用武之地,这样就缩小了大企业与小微企业综合实力差距。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大企业部分优势的被限制就意味着自身实力的增强(相对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运营渠道、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二者的竞争相对公平和相对均等,竞争和发展环境得到相对的改善,有利于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微信的数据统计,所有用户,无论是大商家(企业)还是小商户(企业),数据统计服务完全一致,小商户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决策和调整可以运用数据统计来进行,效果与大商户的并没有什么差别。
某家居小企业负责人就表示:“我们通过微信做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所思所想,还能得到一些消费者对企业的建议,对产品的评价,这其中的很多信息量,是我们这些中小企业通过实地的一些市场调查无法去获得和难以实现的,这减轻了我们这些小微企业的市场调研的经济压力。”
当然,大企业的决定实力优势是不能被忽视的,这是客观存在,而优势的变化都是相对的。前文已有论述,微信开创的是一个全新的“微时代”,是商业营销的新模式,一种在微信平台上开创的新模式。自此,第三代商业营销(仅为笔者观点)进入实战阶段:实物线下营销—电子商务—移动微电商。相对于大企业,小微企业在实物线下营销和电子商务处于不利地位,却能更灵活地将竞争的阵地快速转移到移动微电商这边来并作为新的重心,这是小微企业的后发优势。大企业由于产业线过长,传统思维惯性较强,即使转移到微信商城上来,一般也不会很快把微信商城作为重心来对待,这就为小微企业在微信营销和微商城上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即使这种机会不是大企业乐意看到的,更不是有意识地让出的。
既然抵消了大企业在资金、技术、经验、资源、渠道、团队等方面的部分优势,那么在微信平台上竞争的主要内容就是运营者的策略、创意和感知力了,这样小微企业就能以智力取胜而不再是单拼实力了,这就是差异化的竞争。即使大企业也采用类似的方法争夺用户资源,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同样不是坏消息:如此一来大企业的实力战法和“人海战术”将被削弱,实力将成为第二位的核心资源。同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企业小并不意味策略差,不意味创意弱,更不代表感知力低。
目前,微信支付已经开放,新的功能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入驻微商城和开通微信支付。虽然我们在荧屏上看到的多是知名企业和大企业的消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小微企业入驻微商城和开通微信支付,只是我们对知名企业和大企业的关注度更高一些罢了。根据张小龙2013年11月18日微博透露的数据推测,目前微信公众账号约在200万~500万。显然,没有这么多的知名企业和大型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实际上,小微企业对微信的热情更高,反应也更热烈,对微信的使用方式也更多样和灵活。同时,微信订阅号“商城化”的迹象也渐渐清晰起来,届时,小微企业将成为微商城的主力军。而对于单家的小微企业来说,虽然大企业从电商微型化(微电商)中得到的绝对正收益要多于小微企业,但对小微企业的积极作用(占比)要大于大企业。
不仅如此,电商微型化为更多的大学生、城市白领、怀有创业梦想的人士打开了通向成功的窗口。一方面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微信这个平台上将梦想和创意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他们从微电商(商城)这个“窗口”里被“释放”出来,分割和占领了现有知名企业和大企业的市场资源,对他们形成了压力。知名企业和大企业在维护和巩固市场的同时,势必要分出力量来应对来自新兴力量的“挑战”,这样就进一步缩短了知名企业—新兴创业企业、大企业—小微企业之间的差距。前文中有过对“小军团如何配置兵力”的分享和论述,这是一个充满变数、充满机会的群体效应,在“武王伐纣”和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毛泽东的著作中也常有论述,综合一点就是集中力量,以变取胜,这一点读者可另行阅读。
从实力的绝对数量方面来看,知名企业和大企业在市场的地位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小微企业和创业型的企业的不利地位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别忘了,实力的变化是一个抗争的过程,知名企业和大企业不会“任人宰割”,对于知名企业和大企业来说,所有的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都是对手,这样他们都会分出力量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现实情况是,单个的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力量没有得到增强,也不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可以全力推进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实力和规模却在大幅度增长。
小微企业的春天
有一句话我们常能听到: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改变不了别人就被别人改变。但是说这句话的人本身要不就是彻底放弃,要不就是暂时放弃,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
我们常常忽略“有没有第三种可能?”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力量,一种梦想。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当然有。读者可能还记得在前文中“殊途同归:分众和聚众的领土扩张”一段,分众与聚众的发展思维、模式、途径都不一样,但是效果、目标却是一样的,后来还实现了两家统一,可谓殊途同归。作为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当然无法改变知名企业和大企业,也无法直接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但是,还有另一条途径可以选择,那就是不断积蓄力量,可以模仿成功企业,也可以创新一种有效的发展道路,进行差异化(再次强调,“差异化”十分有效,也非常重要!)的发展和竞争策略,发挥自身优势,避免正面决战。只要不远离市场,实际上也不可能远离市场,就能以自身的力量渐渐改变市场中的数据和流量。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曲线迂回发展战略,类似的案例很多,读者可以自行查找和阅读。虽然周期较长,却能提高生存率,小微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生存率不是最重要的吗?
不知道知名企业和大企业看到这些会有什么想法,但是有是可以肯定的:他们一定会采取一些措施,具体内容笔者当然无法判断。2013年8月,微信公众账号推出商城和支付功能后,关于“史上最好的创业时机”、“小微企业的春天”、“小微企业的逆袭”、“电商革命”等论调再次成为中心话题。一轮又一轮的声浪面前,“小微企业的春天真的到了吗?”再一次成为避不开的话题,逆袭,已经开始了吗?
不断涌现的“微创业”案例或许能表明小微企业的春天已经到来,毕竟新型的创业和营销平台就在那里:微信。但是,对知名企业和大企业的逆袭开始了吗?现在是逆袭的最佳时机吗?其实,微信电商化才刚刚走出第一步,春华才能秋实,虽然各方面表现还不错,但是还不够成熟,其背后的微创业和小微企业的力量还较为弱小。微信、小微型的创业企业的能量和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社会和行业还没有充分消化,来自多方面的势力还在虎视眈眈,急欲除之而后快。可以说,现在正是电商及相关行业的企业急剧分化、博弈、重组阶段的前期,或许不适合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整体逆袭(会引起对方充分的警惕),却适合掌握了“独门绝技”的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个体逆袭。祝你逆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