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激发灵感的潜力

相信读者朋友们在中学时一定有过这样的情况,语文考试作文写着写着突然停住了,为什么?不知道下文该写些什么,无处入手。想啊想啊,脑海内不经意间掠过勾践和司马迁隐忍的面孔,李白、毛泽东豪迈的背影,项羽、刘邦鸿门宴上精彩的博弈,一不小心想到一个绝妙的词语或故事,于是又开始文思泉涌,下笔如流了。这就是灵感,在撰文、创业、演讲中经常被提及,经常被使用,也经常让人痛苦而又快乐。

不管你是白领,还是大学生,还是怀揣梦想的有志之士,你一定有过创业的念想,或经久不去或渺然飘过。有时一个不经意的灵感冷不丁就跑了出来,惹得你一阵激动,以为顿悟了,找到了通向成功的道路。但是,下一秒,你却在打击自己:灵感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已,现实与幻想的距离这么大。于是,信心没有了,灵感枯萎了,梦想破灭了。是你自己认为梦想只是一个幻想,于是它就永远真的只是一个幻想:自助者天助。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有谁会相信你?

现在你已经通过了两重考验,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决心不畏艰险、真刀真枪地干一场了。创业需要什么(条件)?你一定会主动认真地思考:资金、技术、经验、人才、渠道……有一点你一定不能遗忘,那就是项目,通俗来说就是“做什么”,它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就像建房子要打墙基一样。“做什么”不明确可能会让你的创业风险大大增加,这一点绝对不能含糊。项目从哪里来?天上会掉吗?别人会送给你吗?当然不会。项目是一个经过汇集、整理、分类、归纳后形成的系统化的创业关系图,对于年轻人或初次创业的人士来说,其核心内容即创意(内容)常常来源于一个不起眼的“灵光一闪”,即灵感,通俗的说法就是“点子”。不要小看你的“点子”,有一天它可能变成你的“店子”、“厂子”、“票子”,这就是创意的价值和智慧的能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灵感都适合当成项目来创业,你需要对他们进行剖析、对比、论证和总结,找出最有潜力、最易实现的灵感来开发。

表6-2 优先级的要素分析

3.激发灵感的潜力 - 图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非常重要),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和要素很多,也有很多问题需要你做出分析和决策,而这些问题常常是纠缠在一起同时出现且无法排除的,这时候就需要你根据优先级(表6-2)来衡量和选择,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性质的推论和量化的展示。有舍才有得,现实情况中很难面面俱到,事事圆满。比如,在发展前景、难易程度、风险大小、独特性、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你需要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各自的重要程度(权重),根据权重确定优先考虑(选择)的顺序。假设以上可行性六要素的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为1、2、3、4、5、6,当独特性与风险大小不兼容(独特性强,不容易被模仿,更容易占领市场,但是存在较大较多的不可控制的条件,潜在风险较大),那么在项目要素中,独特性就被排除。在风险大小与难易程度的对比中,难易程度优先级大于风险大小,风险就被排除。以此类推,分析、对比、研究出项目的可行性。

这是一种简化的可行性的图文分析法,实际操作中可能较为细致和具体,读者可参照另行制图(表)。理论上6组要素需要进行一对一的对比论证,每一个要素都需要与其他的五个要素进行对比论证,共6类,共有30组对比,在6类对比中确定各自优先级,这样项目各方面的可行性都被展示出来了。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与其他要素进行对比,若主优先级别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随之变化。

灵感只是不经意间的灵光一闪,就像张小龙“搭错的神经”一样。谁能想到3年后,当初偶然间“搭错的那根神经”如今已经变成了6亿人同声一致的语音语言:微信。所以,不要小看你的灵感。灵感需要被重视,需要被培育,需要被激发,才能化平凡为神奇,变幻想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