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故事背后的故事
最近火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很多篇幅在讲述围绕美食而发生的故事:人物、来历、变迁、文化、亲情等,这样观众对美食的理解就会大大加深。美食是本片的主角,那些故事就是“故事背后的故事”,这样观众不仅被美食吸引,更为美食背后的故事所感动,因而能再一次创造收视率的新高。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更是一个故事,那么微信诞生的历程就是“故事背后的故事”,它不仅能让你了解“微信是怎样诞生的”过程,更能为你呈现主人公(以张小龙为代表的广研团队)研发微信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团队观点、遭受挫折、突出重点、灵感来源等。这样微信就不再只是一种工具或者平台,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是广研团队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就像美食(如臭豆腐),很多人关注的是这种美食的味道、价格、配料、怎么走、哪家门店有卖等食物本身的信息,关于美食背后的故事,如:为什么选择这些配料、配料有什么样的讲究、这种美食的起源是什么、这种美食在当地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关于这种美食的故事和传说有哪些、这种美食是如何流传和盛行起来、如何制作这种美食及其象征意义等,如果你是这家美食的店主,你能对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讲出个子丑寅卯,不仅你的生意会好起来,你本人更可能成为一方“名人”。
不要小看背后的故事,在法律学中凶手往往只是从犯,幕后的策划者才是主犯,罪行最重,当然这是反面教材。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创业过程中,背后的故事还可能隐含着新的际遇,如李威发明牛仔裤等。如果说故事是现象,那么故事背后的故事就是本质,它能让你掌握更多关于这个“故事”的信息。互联网时代,当前的信息几乎每个人都能获得,对故事背后故事的挖掘和整理才能形成优势(这也是常被忽略的部分),才能形成有效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开创新的业务领域。
故事背后的故事,在新闻界中最为常见,行话成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多少记者因为对某一事件进行背后故事的挖掘而一夜成名(具体案例略,读者可自行查阅),将事件的全貌更好地还原,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感受。那么,你是报道事件的记者,还是挖掘故事的记者呢?
3.眼睛在前,智慧在后
最平淡无奇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最美丽的风景,就像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因为风景不仅看在眼里,更留在心理。
苏轼是个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交流。佛印老实,常被苏轼欺负。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说明眼睛和心灵的相通的。我们也常说“心口一致”,说明嘴巴与心灵也是相通的,这样“心—眼—口”就都是相通的了。心里的想法和认识通过眼睛“拍摄”记录下来,传达给嘴巴表达出来。这样,眼睛就是输入和录入窗口,心灵是数据分析和信息交互中心,嘴巴是结果输出和表达窗口,这个结构图是不是与微信很相似:用户是眼睛,记录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分享和传达;数据统计是分析和交互中心;手机是“嘴巴”,输出反馈的结果与用户互动。这样一来,用户—微信—手机也就是相通的,加上扫一扫、摇一摇等操作功能,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融合性、智能化、体验度很高。
对自我的审视和发掘是走向强大的第一步。人的体验度和自主性增强不仅会获得更好的舒适感,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关注就会增多(正能量),对自身的审视和发掘就会加大投入,就会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和制定新的目标,内心就会更加强大,这样个人就成为社会的润滑剂而不是“错乱的齿轮”。公民意识就会增强,小市民思想就会减弱,个人能创造的有效价值也会增多,这些隐性的心理作用经过时间的酝酿、发酵和累积,最终会形成巨大的能量,就像经过长时间的窖藏取出的美酒一样!
山无路,脚即是路;河无水,心即是水。在《心若安可步步生莲》一书中,师父和弟子两人远行。攀越一座高山时,走了很久还不见山顶。疲惫不堪的弟子泄气了:“师父,这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走过去啊?我已经走不动了,要不我们回去吧?”师父说,“不远了,你要回去,你看看你上山时走过的路”。弟子回头一看,哦,原来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即使回去,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啊。于是师徒两人继续赶路,不久,云开雾散,视野广阔,群山连绵,波涛起伏,胜景万千。
我们一直在赶路,只顾看着前方。当我们感到疲惫、迷茫、无助时,不妨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也许你就能找到方向、目标、力量。眼睛在前,智慧在后,我们总相信眼见为实,所以来不及做出分析和判断。我们忙着赶路,脚步超过了灵魂的进度,灵魂也就疲惫了,于是信心就开始一点一点流失。“让灵魂跟上脚步”,不仅要常回家看看,更要“常回头看看”。佛家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其实,苦海既然是无边的,又怎么会有岸呢?正如文中的师徒两人,前方是一片被云雾掩盖的未知(苦海无边),但是转过身回头一看,却能看清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回头是岸),方向还在,希望还在,在内心强大力量的支持下,苦海最终也就变成了站到高山之巅观赏那壮观美丽的风景了。
生活、工作、创业,甚至阅读本书也一样,不可能处处是美景,时时有惊喜,跌宕起伏、纵横交错造就了坎坷,也成就了坚韧。与其埋头赶路身心疲惫,不如稍事歇息,回头看看,让风景跟上眼睛,让灵魂跟上步伐,让智慧跟上心灵。
眼睛在前智慧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