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一、名词解释
文中涉及的其他行业术语,便于理解起见,仅作合乎本书指向的通俗解释,不作延伸分析。
1.链式反应:即连锁反应,描述的是前一事件的结果成为下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2.增量加速:即加速度,描述的是某一事物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或幅度越来越大。
3.体量:即规模,描述的是用户群体的大小和范围。
4.群体效应:即相互影响,描述的是某甲的行为对某乙产生的影响。
5.大数据:即实时产生的大量信息资料以数据的形式来呈现,描述的是互联网时代快速发生的交互行为。
6.云计算:即对大数据的分析、计算和结果输出,描述的是利用互联网和大型数据分析工具(超级计算机)对交互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处理。
7.阈值:即底线、界线,描述的是某一效应或理论产生作用的最低限度和要求。
8.几何增长:即加速增长,也称指数增长,描述的是事物呈现出加速变化的态势。
9.奇点:原指导致宇宙诞生的那次大爆炸的起点,本书指发明和研发类KIK、微信等即时交互应用的灵感来源,描述的是一种具有深远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包含重大创新含义的想法。
10.即时通信:即当下正在进行的、利用应用软件开展的交互通信,描述的是交互通信的快捷,几乎是瞬间到达,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心理上的时空距离较小。
11.帕累托最优:即最佳状态,描述的是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增进整体的效益的前提下不对一部分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注重的是持续的改进和优化。
12.二八法则:即资源、效益、财富的逆向集中,描述的是少数的关键要素与资源能产生大部分的效益和影响,关注的是重点对象的作为,在经济学特别是营销实践中应用极广。
13.维度:即横向、纵向、竖向的联系,描述的是以事物为中心,其所在的立体空间中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构成的是一个既依存又斗争的体系。
14.式微:即逐渐衰落,描述的是曾经强大的事物不断走向没落的过程。
15.有损分享:即不可复制的共享,与无损分享对应,也称有损共享,描述的是一方的消耗或占有意味着另一方份额的减少,相互之间竞争远大于合作。
16.体态特征:即事物的特点,描述的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不可复制和仿效的独特性元素。
17.用户思维:即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描述的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构想和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18.经济人:即完全理性的人,描述的是用户能对已有的情况做出一种最合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判断和选择,这是一种假设,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全实现。
19.信令:即数据信号,描述的是网络交互过程中的信息数据的流量和速度。
20.黏性:即好感,描述的是用户长期重复消费和口碑传播的主动性。
21.催化剂:即诱发因素,描述的是促进事物发展和产生某种效果的外部条件。
22.挤出效应:即资源转移,描述的是某一事物的进入导致其他事物的被动流出,如劣币驱逐良币。
23.合纵连横:即分化战术,描述的是己方运用联盟的策略瓦解敌方的联盟,源于战国时代秦国与中原六国的对抗。六国成纵,秦国东连齐、韩,打破六国联盟,分化成横。
24.股权分解:即股权由集中到共有,描述的是多个参与共同拥有所有权、决策权、管理权、分红权。
25.绩优股:即表现优秀的股票,与垃圾股对应,描述的是当前经验状况良好的企业或行业。
26.场景:即环境,一般也称场域,描述的是完成交易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27.化塔为沙:即回归本源,与聚沙为塔对应,描述的是事物的循环周期。
28.价值增量:即价值扩大,描述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价值随着组分、物种和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增加而提升。在商业中应用较广。
29.新电商:即微电商,与以PC为载体的互联网电商对应,描述的是电商的移动性、个性化。
30.数理分析:即量化分析,描述的是以数据和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某一理论的效果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