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你用微信做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朋友圈。
分享照片!漂流瓶!扫一扫!发信息!开店!点赞!打车!游戏……
这是在本书第一次筹备研讨会上,各与会朋友对笔者抛出的问题“你用微信做什么”的回答。将大家的答案综合起来,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微信。在撰稿的过程中,同事和朋友给予了莫大的帮助,这是我能坚持下来完成书稿的动力之一。
虽然书稿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但是我并不是营销专家,更不是文思泉涌的作家,因此本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撰文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每次当我感觉无助、想搁置书稿的时候,想起那些支持我、信任我的同事和朋友,于是又再次找回了信心,于是思路也慢慢从零散走向集中。人就是这样,只要信心没有丢掉,总能取得突破。
在书稿撰写开始后不久,《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了,这些诱人的美食不断刺激着人们的胃口,当然也包括我,几人对美食有免疫力呢?有美食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有美文的生活同样美好,撰写这部书籍的主要目的不就是为读者们提供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思路吗?美食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微信的灵感来源于对自我的发现,让每一个人的梦想增值不也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吗?
所有看起来的举重若轻,背后都有着极为周详的准备,这样才能从容不迫。这本书只有区区的20几万字,远不能将微信的所有方面说清说透。就像我在致读者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不在于提供多么高深、多么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那些东西其实都是可以学会的。最难获得的,往往只是一种思维上的启发,一种策略上的解析,这些东西很小,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书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扇窗户,透过它你可以实现“时空穿越”,与不同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交流、探讨、提高,从而激发你的创造力和智慧,这才是书籍真正的价值:传播的是思想和智慧,而不是知识,更不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段或者操作方法。
做一个简单的是人,思考的时候专注一些,生活的时候坦然一些,旅行的时候轻松一些,不让快乐被烦恼侵扰,不让智慧被被窝腐蚀,不让年轻被等待耗尽,该做的事尽快去做,等待,往往是失败的借口。在撰书过程中,不仅我填充了书籍,书籍也填充了我。学习就是这样,永无止境,互相促进。如果你想进步,你想成功,你想快乐,那么,现在就践行你的美好计划!
本书从构思到编辑,从资料到成品,前后历经半年,倾注了一群人的心血。特别是本书的策划编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和宝贵的建议,在此也感谢湖南科技出版社对本书的支持。由于目前关于微信的实体书籍较少且相似度较高,查阅和参考资料(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的论文、新闻、报告等。相关内容借鉴于通信类、电商类、营销类、金融类的书籍。尤其是对提供独家图片的爱范儿等单位和机构表示感谢,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难以查询出处,在此一并致谢。
再次感谢陈峤、丁俊、刘弋渤、罗宇畅、李珊、李伟东、胡建安、滕晓娟、彭湖霜灿、陈迎晓、周倩男、袁亦男、康顺等同事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由于知识、水平、资料、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本书还存在诸多不当、错误之处,恳请谅解,欢迎指正!真正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有感有思、有悟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