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宗第五次迎奉佛骨
唐宪宗李纯,公元806年即位,改年元和。其在位时,裁减冗员,制定礼仪,重开武举,利用藩镇间的矛盾先后平定诸藩,并发展生产,整顿时政,使得唐王朝一度中兴。他希望借助佛教以巩固统治,因而大力崇佛,这才有了第五次迎奉法门寺佛指舍利之举。
元和十三年(818年),功德使上奏:“凤翔法门寺塔有佛指骨,相传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来年应开,请迎之。”宪宗下诏,于十二月遣中使率僧众赴法门寺迎奉佛骨。元和十四年(819年)春,中使杜英奇押宫人30人,手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进入皇宫大内。在禁中三天以后,又将佛骨送到京城诸寺供奉。“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宪宗为使佛祖佑护中兴之局,也为自己多病之体祈福延寿,在迎奉之时“亲奉佛灯”,虔诚至极。但是,这次迎奉佛骨,发生了中国历史上颇为著名的“韩愈谏佛”事件。
韩愈自唐德宗至唐宪宗时,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要职,他看到举国迎奉佛骨,如痴如狂,耗资损民,因而思政忧民,写下《谏迎佛骨表》上疏宪宗,指责朝廷崇佛过度,劳民伤财,不利国政,还说信佛的帝王都寿短。宪宗“怒甚”,严斥韩愈并“将加极法”,其后将其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忠君遭贬,行至蓝关,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绝唱《左迁圣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宪宗礼佛
而唐宪宗在此次奉佛后感觉甚好,情不自禁地吟道:
功成积劫印纹端,不是南山得恐难。
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
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
定果薰修真秘密,信心莫作等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