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秘龛

    在法门寺发掘工地上,清理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省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法门寺发掘问题,提出发掘工作指挥系统要省、市、县“一线贯通”,确保指挥到位。孙达人带领省里各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26人于18日来到法门寺,与宝鸡市政府、扶风县政府共75人一起召开会议,专门对法门寺文物及文物清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做出相关部署。对于丝绸保护,再请西北大学一起研究。个别重要的文物需要特殊保护,请北京也派人来,确定是否往北京送。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文物处黄景略处长做了电话汇报,请他来法门寺指导工作,并请他派文物保护专家来协助。

    20日晚饭后,淮建邦、付升岐、吕增福继续清理后室,揭开了铺地石条,底下是土层,土层里夹着“开元通宝”铜钱,于是继续清理。

    第二天凌晨5时,工地向我报告了地宫后室发现秘龛的消息,我立即赶到工地,才知道是曹玮和吕增福等凌晨时向下清理了30厘米土层,显出一个南北长59厘米、东西宽48厘米的坑道,底下埋藏着4厘米厚的铜钱层。两人在清理铜钱时,感到脚下的泥土下陷,断定是回填土。两人急忙蹲下身去,用手刨开稀松土层后,他们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下边有一个暗室,里面好像藏着东西。吕增福急忙大喊:“快打开照明灯!”韩伟这时也进来了,看了之后说:“这可能是一个秘龛。”秘龛开在后室地面北壁中部石下,是一个高70厘米、宽75厘米、深50厘米的上大下小的不规整的坑。其中在30厘米处又向下竖直深挖20厘米,形成二重台。台上放置较规整的铜钱。秘龛底部内外各置条砖一块,两块条砖表面齐平。又用两块方砖相垛,上面平置一块较大方砖堵住龛口。这时,人们终于明白,这是第五道门,与这地宫盝顶、一道、四室形成了中国古代标准的帝王陵墓建制。这个地宫之地下的神秘之门里面到底是什么呢?推开砖门,用手触摸,先取出小琉璃球一枚,接着见到一个严严实实包起来的大铁函,只是铁函上的织锦包袱已经残破,仅余小块附在函的顶部。待抬出铁函时,天也大亮了。

    发现秘龛 - 图1

    ○地宫秘龛前的铜钱

    我弄清情况后,立即向县政府要了车直奔西安,7时30分就进了省政府。孙达人听了我关于发现秘龛的情况汇报后,立即指示两点:一、立即向省考古所石兴邦汇报,请北京王发现秘龛 - 图2等丝绸保护专家来法门寺;二、法门寺发掘工地情况要随时向他汇报。接着,他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发掘中对丝绸保护工作不够重视的情况。当天下午,省文物局第二次向国家文物局黄景略做了电话汇报,请他们火速派丝绸保护专家来陕。

    4月22日,孙达人去省文物局办公室,督促值班的常宁洲副局长带领办公室主任曹凤权、文物处处长杭德州、公安处处长马兴科、财务处处长刘舜刚、科研处处长甄广全等带10多个人来到法门寺发掘工地。同时在甄广全的召集下,陕西省博物馆唐昌东,西北大学樊北平、任彩元等化学、丝绸保护专家来到工地。这样一来,省文物局主要办事机构都到了现场。财务处现场审批支出,办公室行政科科长姚同文驾着一辆轿车来回奔走,接送人员、购置物品等,我们都乐了——省文物局在发掘工地现场办公。石兴邦领着各路专家忙出忙进,采集各种有机文物标本,专门成立了化学防腐工作组。这时,地宫里又加了一项临摹的工作,省地震局的专家也到现场勘察。

    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和丝绸保护专家王发现秘龛 - 图3、胡继高、王亚蓉到西安。下午5时,孙达人陪王发现秘龛 - 图4一行到扶风。王发现秘龛 - 图5一行来到法门寺发掘工地,下了地宫,在第二道门前,王发现秘龛 - 图6蹲下来,望着前室丝绸清理现场发愣,脸色铁青,好久不说一句话。

    晚上,孙达人在扶风县政协会议室主持会议,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廷皓及工地发掘清理的主要人员到会,同时邀请王发现秘龛 - 图7、胡继高、王亚蓉和陕西省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地震局、煤炭航测大队等协助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地宫丝绸等有机文物的保护,有些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会议决定,在扶风县博物馆西廊房开辟宽大的专门空间,做避光、避风、加湿、防毒、防霉等处理,由王发现秘龛 - 图8主持地宫丝绸等有机文物的化学保护工作。

    从第二天开始,现场化学保护工作认真开展起来,冯宗游组织力量对汉白玉天王像、阿育王塔、石函、汉白玉灵帐的彩绘和石质文物喷洒药剂,进行专门处理。王发现秘龛 - 图9强调:一、要抓紧办好博物馆库房对丝绸等有机物的防潮、去湿工作,缺的设备要赶紧置办;二、个别漆木器做防霉变处理;三、立即抢救捧真身菩萨座下檀香木函里5件蹙金绣织物。至此,地宫内800多件唐帝、后宫服饰和相关有机物都运到扶风县博物馆,进行专门保护,地宫内就剩下中室“顶天立地”的汉白玉灵帐了。

    4月21日,孙达人向省政府常务会议报告了地宫文物发掘情况,指出:“这是我省继兵马俑以后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将在国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其价值可能不亚于秦兵马俑的发现,其影响也很可能不亚于秦兵马俑。因此,从出土文物的保护到利用都应该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并将这个认识作为我们部署发掘、保护和利用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

    因此,他在对发掘过程做出严格纪律的指示后,提出:“必须调集一切可能调集的力量,做好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尤其是大量丝织物的抢救工作刻不容缓。省文物局要切实负责组织足够的力量,邀请有关专家通力合作,做好丝绸、灵帐、漆木器、纸张、金银器等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并在经费上给予保证,在这个问题上要舍得花一点钱,否则要贻误大事。对于中室精舍,在打开之前,对里面可能出现的佛骨、经卷等珍贵文物,事先要制定出多种周到可靠的保护方案,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同时要求:“抓紧发掘研究工作。在现场发掘清理的同时,考古所要组织我省有关方面的专家及早开展室内研究工作,使考古、宗教、历史等诸方面的探讨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相互促进,以便尽快拿出考古发掘报告、完整的图像和有关研究论著。研究工作的质量和研究成果出版的时间,对整个工作的进程将产生重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报告中,孙达人特别强调今后有关保护和利用的几个问题:第一,地宫的出土文物应以不离开法门寺、就地保护和利用为原则。第二,立即着手三个规划的工作。法门寺的规划,法门寺塔、地宫和出土文物的建馆规划。地宫本身作为一种文物,要完整保留;原法门寺塔的修建方案要进一步修改;出土文物的保护陈列,要有合乎科学要求的设施。还有两线旅游规划,要尽快拿出以法门寺为龙头的西线旅游区规划方案。

    他特别指出,搞好法门寺地宫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省、市、县和有关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通力合作,加快工作步伐,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在这个报告里,孙达人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法门寺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发展蓝图。这些都为法门寺文化20多年来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所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