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5月9日晚11时,现场工作人员有王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 图1、王亚蓉、韩伟、张廷皓、淮建邦、付升岐、曹玮、胡武智、王占奎、白金锁、王保平、吕增福等。大家兴奋地搬出了地宫秘龛里的铁函。函上布满铁锈,原包裹的丝绸已朽坏,仅余函顶粘连的部分。丝绸为罗,有金色。铁函已锈实,王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 图2、王亚蓉、曹玮用刀具清除函缝中的铁锈,再切开子母扣,打开铁函,露出两枚水晶珠。水晶珠下面有鎏金函。函盖上与函体的东、西、南、北四面共有45尊佛和菩萨造像。函上有錾刻文:“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据此推断,金函内会有佛的灵骨,在开启金函之前,将法门寺的澄观、净一等四位法师接来,一起观看开启过程。

    王亚蓉剥离金函上的丝绸,打开鎏金函,内有高27毫米的液体,取走液体,看到了内置的檀香木函。木函深褐色,四角包金(鎏金)已散坏。函内有水晶椁。椁的周围存放着小木雕的菩萨、弟子、供养人。水晶椁透明通亮。盖前端嵌银黄宝石一颗,后端嵌银蓝宝石一颗,炫耀夺目。椁盖雕有观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揭开椁盖,露出腰缠黄丝带的白玉棺。取走丝带和玉棺前的一双玉环,揭开棺盖,佛祖释迦牟尼灵骨卧于棺内,灵骨乳黄,有裂纹,骨之上有白色霉点,有骨真感,因在液体中浸泡1000余年而发软。澄观、净一法师等一见佛骨现世,一起近前烧香上茶,诵经顶礼,长拜不起。

    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 图3

    ○铁函打开后露出两枚水晶珠

    对此,专家王亚蓉在其工作日志上有如下调侃式记载:“法师带着袈裟、供品(橘子、山楂、桃罐头、红糖)和给大家慰劳的水果糖。水晶椁发现后,一法师频频顶礼膜拜。佛骨出现之后,二法师及另一居士身披袈裟,跪拜在地,念诵不已。考古考古考出和尚念经,这可能也是考古之最了吧!”

    经专家测定,真身舍利为骨质,高3.89厘米至3.94厘米;中腰最小径1.9厘米,大径1.93厘米;壁厚0.15厘米至0.3厘米;孔径大端1.61厘米,小端1.46厘米;裂缝宽0.02厘米;重9克。真身舍利一面由上而下有裂纹,但未裂透,与地宫《志文碑》对照,一点不差。也就是说,佛祖真身舍利真的横空出世了!

    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 图4

    ○清理盛放第三枚舍利的铁函

    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 图5

    ○去掉丝绸包裹 开启水晶椁

    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 图6

    ○开启白玉棺

    这枚佛祖的真身指骨舍利,在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迎奉时,由国师、上都大兴善寺智慧轮三藏阿阇黎所造之素面壸门座盝顶银函和素面盝顶纯金宝函供养,起驾赴长安皇宫。银函在外,上錾刻“咸佛真身舍利,永为供养”;金函在内,上錾刻“敬造金函,供佛真身,上资皇帝……”。第二年正月奉还法门寺时,佛祖真身供养于五重宝函之内,智慧轮金、银函因此而空,因其供奉过真身,亦安奉在后室八重宝函之侧,以表敬重。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经过官、僧各方代表多人“一同点验”后安奉于塔下地宫。这枚佛指舍利自公元前3世纪中叶安奉于法门寺塔,到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唐僖宗诏命法门寺地宫封门,再到1987年5月10日出世,一直安厝了2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