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宇宙法界
1988年8月,法门寺考古发掘全面结束。但是,法门寺唐代地宫佛教文化的门真正打开了没有?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地宫帝王陵墓式是最高等级的,佛指舍利安奉也应该是最高等级的,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许多专家说地宫文物放置是有序的,序是什么?灵骨一枚,为什么影骨是三枚?四枚舍利共占四室,每一枚、每一室的内涵是什么?特别是八重宝函、五重宝函、捧真身菩萨上的佛像和一般寺庙的佛像不一样,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关系?地宫总体布局与大唐佛教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虽有宿白、孙机、李克域、马世长等学者从密教角度谈起,但一时没有完整的答案。
1990年和1992年,两届“法门寺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法门寺召开,韩伟、李克域、吕建福等学者提出法门寺地宫阿育王塔内的单檐四门铜精舍,阏伽瓶的造像和位置,四十五尊造像、捧真身菩萨等为密教造像,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994年正月初四,我冒着漫天大雪去北京,在北长街27号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恳请吴立民所长来法门寺。一个月之后的一个雨雪天,吴老与中国社科院李斌城、丁明夷来到法门寺。经过认真察看地宫、研究发掘资料、对照重点器物,吴老又一一查阅带来的文献,三天之后我们聚会,吴老兴奋地断言:法门寺地宫的布局和设置就是在中国迷失千载的唐密曼荼罗!这是千年一遇的佛门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