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PBR部署概述
基于策略的路由部署(Policy-Based Routing,PBR)中,WAN优化器通常采用out-of-path方式部署,就像实现WCCP一样。POI在像路由(或L3交换机)这样的in-line网络部件上实现,这些in-line设备还需要支持PBR。配置在拦截路由上的PBR负责监控网络传输,以发现与ACL匹配的网络流,并将这些网络流重定向至WAN优化器以进行优化。此时,WAN优化器位于L3的下一跳。
图5-14给出了DC上,为了实现WAN优化而进行的一个简单的PBR部署样例。WAN优化器101是主优化器,备份优化器是WAN优化器102,每个WAN优化器都通过特定子网本地连接至R1。PBR拦截放在POI A上实现,它是R1的面向WAN的接口,同时,在R1面向LAN的接口POI B和POI C上也实现了PBR拦截。
说明:PBR内部“拦截”方向为入口,换句话说,PBR只能处理通过接口的界内网络传输。
PBR不是DC中WAN优化拦截的首选方案,因为它的可扩展性并不好,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多个WAN优化器间的负载平衡。与WCCP相比,PBR的配置也很繁琐,因为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协议,更像是行政上配置一个静态策略(“路由图”)。当WCCP不可用时,PBR可以作为DC WAN优化拦截的一个备选方案。
图 5-14 WAN优化中的简单PBR部署
PBR故障
如果定义了下一跳地址,WAN优化器的PBR部署能支持故障处理,下一跳地址与WAN优化器的IP地址相对应,这要求在WAN优化器上实现支持CDP的PBR或者能够具备对象跟踪能力。对象跟踪可以借助IP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 Agreement,SLA)对组件监控或探测完成,IP SLA探测通过执行活动健康监控保证了首要WAN优化器的活跃性。可以定义一个跟踪对象来追踪相应的IP SLA探测操作,如果该操作失败,首要WAN优化器(例如下一跳)就将被认为应“抛弃”(例如无法提供服务),需要优化的网络传输流就将被重定向至备选WAN优化器。
代码清单5.5描述了一个IP SLA样例以及对象跟踪配置模板。WAN优化器101和102的IP地址分别为10.10.10.101和10.20.20.102,IP SLA 101负责监控WAN优化器101的L3连接状态,同样,IP SLA 102负责监控WAN优化器102的L3连接状态。每5秒钟(频率为5)就会向每个WAN优化器发送一个ICMP探测消息。为了持续监控,每一个IP SLA监控组件将被调度成持久运行(“forever”)并且是立即启动(“now”)。跟踪对象1(“track 1”)用来跟踪IP SLA 101(“rtr 101”)的操作状态(up/down),跟踪对象2(“track 2”)被用来跟踪IP SLA 102(“rtr 102”)的操作状态(up/down)。
说明:IP SLA默认探测频率为60秒。
代码清单5.5 IP SLA及对象跟踪配置
说明:某些IOS版本支持IP SLA操作,它们创建IP SLA操作的大多数方法基本相同,只在导航或创建方式上略有不同。问号(“?”)命令可以帮助发现相关IOS的正确命令,本节中的IP SLA和对象跟踪配置样例运行版本为IOS 12.4(15)T9。
说明:尽管样例中为了简便使用了ICMP探测,当需要监测WAN优化器时,推荐使用TCP探测。TCP探测能够同时监测L3和L4的连接问题,而ICMP探测只能发现L3连接问题。
代码清单5.6给出了一个简单的PBR对象跟踪路由图。路由图中“PBR”与ACL 100允许的网络传输匹配成功(出于简化考虑,代码中没有显示实际的ACL),路由图将与ACL 100匹配的网络传输唯一重定向到第一个可得的下一跳(序号为10),本例中,是WAN优化器的IP地址(10.10.10.101)。如果WAN优化器101的L3连接出现故障,则由ACL 100匹配的网络传输将被顺序重定向至下一跳(序号为20),例如,WAN优化器102(10.20.20.102)。如果出现两个优化器都故障的情况,由ACL 100匹配的网络传输不会由PBR完成重定向,而是由路由器恢复到普通的基于目标的转发方式。
代码清单5.6 PBR对象跟踪路由图配置
说明:因为CPU将为ICMP探测产生ICMP或者跟踪路由包,因此大量的IP SLA会话将会使得CPU激增,可以通过工作区将跟踪间隔设置(频率)成比较长的值,而不是使用像代码清单5.5中5秒那样的频率,读者可能也会将设置恢复到默认的60秒频率。此时,可以使用更慢的监测时间与下一跳故障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