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SAN扩展及IP存储
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米拉·库尼斯(Mila Kunis)
简介
在第4~6章,我们探讨了私有云的WAN优化,第7章将关注另外一个私有云构件——存储模块(参见图2-1)。本章将讨论SAN扩展设计及解决方案,以便能够在私有云计算的环境中实现多个存储模块的互联。正如一句俚语中提到的那样,“别把你所有的鸡蛋(数据/数据库)都放在同一个篮子(DC)里”,只需想象一下当整个全球性社区访问DC而对DC不同组件所产生的压力,就能够理解如果只有一个DC(或“云计算机”),峰值终端用户迟早会耗尽系统资源。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不论天灾(龙卷风、地震、洪灾等)还是人祸单独一个DC在面对灾难时总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在私有云环境中无疑需要不止一个DC分布在全球用户区域,确保业务持续性(Business Continuity,BC),并提供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DR)。BC和DR都是面向服务基础设施SOI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云IaaS管理。
在谈到BC、DR以及终端用户总数时,物理距离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随着物理距离的增加,可服务的用户总数也将增加(更大地理范围的结果),用户传输负载也增大了,服务质量可能下降,不可预计故障的处理责任也随之增大。可以同时支持BC和DR,又能更有效地实现终端用户传输负载平衡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多个DC站点。
图7-1给出了DC和BR一个大概距离的示意,两难的抉择永远是:为了安全,站点要相隔足够远,而考虑到成本,距离又要足够近。为了支持BC,备份DC应该比较靠近(在城域网可以覆盖的范围内)主DC。不一定总需要单独的DR中心,从DC也可以是一个活动DC,拥有自己的服务对象,兼任另一个位于不同物理地点DC的DR。如果对DR有严格要求(遵守法规),推荐使用一个超出区域或国家范围,在另一个不同地理范围的远程DC。
采用多DC站点后,每一个DC可以拥有自己的应用服务器、网络设施、存储设备等,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数据复制。位于不同DC上的数据库必须是一致的。别忘记了,合格的BC和DR是不允许孤立DC的存在的。用户怎样才能获得一致的远程复制呢?答案就是SAN扩展。
说明:本书中提及的DC/DR站点均指热备份站点,它拥有原始站点结构的复制,包括系统硬件信息以及基本完整的用户数据备份。
图 7-1 DC和DR站点间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