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WAN优化案例学习

    如我们在第4章曾经讨论过的一样,WAN优化技术使得私有云可用,也是企业成功部署私有云的保证。“Q”企业在部署面向工程的云系统中采用了WAN优化,简而言之,除了LAN/WAN设计外,我们将探讨所有的商务及技术问题。

    “Q”企业在寻找能够解决云部署面临的两个难题:内部和外部。他们的办公室遍及全州,需要将文档集中至相距1000km之遥的企业DC上,还需要向外部用户提供服务,也希望能向公司的合作伙伴提供私有云而非公有云服务。远程工程师采用大约600MB的数字模型文件集,在PLM系统中的多个文件和目录中进行项目文件传输。即便相隔较近的办公室具有较好的连接性(10Mbps,15ms延时),在访问DC上的集中资源时也会遇到较大的延时,例如,应用程序需要15分钟才能获得一个14MB的文件。远程办公室单击鼠标后到产生响应,通常会有30~60秒的延时,使得用户难以容忍。因此,“Q”企业研究了2套不同的VDI解决方案以及WAN优化方案。

    第一种VDI解决方案需要消耗大量的带宽,超过了企业办公室现有的能力,可以通过提高带宽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也会相应增加成本,并不适合企业的合作伙伴,因为这些企业的规模通常都要远小于企业“Q”。第二种VDI解决方案即便增加了带宽,也无法充分满足工程师用户提出的要求。

    “Q”企业购买了一个WAN优化的双重策略,在第一阶段,选择15个办公室部署了Riverbed Steelhead设备,为企业合作伙伴的工程师以及它们的内部远程或移动工人提供了移动的Riverbed Steelhead设备。这一方案能在带宽缩减和应用加速间取得平衡,为项目成功提供保障,这一组合获得了期望中的性能加速:

    ·从中心办公室传输一个17MB文件,速度从原来的1分钟25秒提高到8秒钟。

    ·单个办公室原本需要从远程获取48.6GB的文件,可是通过WAN的重复数据删除及压缩,实际只需要传输2.2GB数据。

    ·远程站点在传输高峰时,能够在其10Mbps链路上观测到500Mbps的有效传输。

    ·由于对两种技术进行了组合,各类办公室应用均能获得10~25倍加速(1000%~2500%的加速)。

    云实现集中处理的同时也获得了非技术利益,当办公室使用基于云的文件认证拷贝而非使用本地保存的文件(有可能是过时的信息)后,可以减少工程性错误,同时还因为合作和共享提速,获得了更快的工程性循环。实施这一方案后,预计能节约150万美元成本,同时还缩短了循环周期,降低了错误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