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上页插图源自霍布斯的《利维坦》通行版本的封面。它对本书第一章开始所复制的初版卷首插图做了裁切和截短。在这个裁剪版的图中,前景中的城市难以看清,底部的几张图更是完全被截去。虽然那把剑依然清晰可见,主教权杖看上去却更像一柄代表君权的节杖,至少非专业读者容易产生这种误解。利维坦高耸于整片土地之上,亲和力为压迫感所取代。在我看来,编辑对卷首插图的裁切不仅改变了它的画面比例,删减了它的内容,还简化了它的寓意。

    在近期的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中,近代早期国家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城市不见踪影,除了谈到资本来源时会提到它。教会即使偶尔露脸,也只占据边边角角,军人和官员则出尽风头。国家权力等同于武力。我们只看到了近代早期国家的一面,而且这一面过于简化。

    本书的目的有二。其一,纠正这种裁切和截短:将地方层面和宗教维度重新引入对近代早期国家的叙述,并特别关注主教权杖,也就是利维坦的左手或教牧之手。说得更直白一些,我力图证明,国家权力的来源与性质均比马克思主义者和战争中心论者的主张更复杂、更多元。其二,凸显图景中看似不相干部分此前被忽略的关联,如加尔文宗堂会和奥兰治军团之间的关联,或神职人员任命和政府官员任命之间的关联。虽然这些关联不易为现代观察者所辨识,但对于生活在近代早期的人来说,它们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些关联都被放在规训这个大框框之内。我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描绘出一幅更全面、更连贯的近代早期国家图景,既真实呈现出它的历史面目,也交代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下面的内容是对本书主要论点的简短回顾,但我的主要目标将是探讨这些论点背后更宽泛的史学与理论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