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秦孝公
魔术表演常常有两个人,一个是主角,另一个是配角。这次秦国变法的魔术,也有两个人,一个是商鞅,另一个是秦孝公。商鞅名气太大,时常把秦孝公遮挡住了。我们这篇文章的题目为突出重点,也只标出了商鞅的名字。实事求是地说,商鞅固然功劳甚巨,但实际的主角是秦孝公。他是董事长,商鞅是CEO。所有的事情,最后都由秦孝公拍板;所有的压力,都经不同渠道传递到秦孝公那里,一切后果也都由秦孝公承担着。
秦孝公不是一般的君主。他父亲秦献公就有志于振兴秦国,可惜壮志未酬。公元前362年,孝公继位,遭人白眼,大受刺激。他立下宏图,不管遇到多大阻力,遭到什么风险,也要实现霸业。
继位一年,孝公向全国发出征求人才的布告,用词极其沉痛:“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然后说,不管是谁,“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其恳切的承诺,甚至超过了今天延揽诺贝尔奖得主来本国发展科技开列的条件。
出生于卫国,后来在魏国干点小差事的商鞅(约前390~前338),闻声而至。此前,商鞅觉得自己怀抱绝世之学(刑名之学),却一直不得志,所以投奔秦国碰碰运气。他原名公孙鞅、卫鞅,后来由于在秦国立功,被封为商君,人们又称他为商鞅。
商鞅来到秦国之后,与孝公几经磨合,终于得到充分信任,君臣一心,准备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