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洋务引擎开转

    在内忧外患之中,切盼自强的清政府于1861年1月20日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奕被任命为首席总理大臣,这是洋务运动开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夏东元说,总理衙门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而诞生的最高政权机构。总理衙门的成立,表明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为中心的自强新政成为国策。总理衙门成为洋务运动强有力的引擎。

    有人说总理衙门是外交部,不准确。总理衙门权力要大得多,它是按照最高枢要机构军机处的级别建构的,奕本人就是议政王(最高议政大臣)、首席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管外交,管“通商”,管海关,还管各路军事事务,简直是个巨无霸,实际上它渐渐代替了军机处。当时西方媒介就曾发表评论说,总理衙门“及时地发展成帝国政府的内阁”。

    奕支持慈禧发动政变,颇受后世诟病,但是话分两头,他冲破顽固派堡垒,积极推进洋务运动,实在贡献不小。

    就在这一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洋务运动起步的又一标志。这个军械所是湘军攻陷安庆之后,于1861年秋冬之际筹建的。

    创办这个军械所,是为了独立自主地开发兵器,抵制洋人利用军火贸易过分渔利。

    安庆军械所是一个综合性兵工厂,主要生产子弹、大炮和轮船。曾国藩为这个工厂聘请的徐寿和华衡芳是自学有成的科学家,两人合著的《抛物线说》于1860年出版,比国外同类专著《圆锥曲线说》中译本早6年。

    1862年,经过徐、华两人和工人努力拼搏,军械所研制成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以火蒸水汽”,“火愈大则气愈盛,机之进退如飞,轮行亦如飞。”曾国藩看了非常激动,当天在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安庆军械所的第二个成就是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木壳轮船。1862年底,这艘长约10米的小火轮在安庆江面试航5公里。曾国藩坐在船头上亲自督看,事后得意地说:“约计一个时辰,可行二十五六里。试造此船,将以次放大,续造多矣!”

    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壳轮船诞生,值得在历史上大书一笔。它表明中国进入了机器制造时代,中国近代工业由此肇始。军械所的劳动力,成为第一批接受工资付酬的工人,资本主义企业也就此在中国开端。

    洋务运动的另一重要事件,是在总理衙门支持下,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同治元年)6月开馆。洋务运动深入到教育领域,教育改革开锣。

    京师同文馆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英文、法文和俄文。学习内容还有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翻译技能。

    当时国际交涉日繁,急需通晓英法语言的人才,京师同文馆正是为此而设。一些学者指出,奕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培养新型知识分子的干部队伍,改变官吏陈旧的知识结构。没想到,同文馆却引起一场风波,下文再表。

    同文馆的学生来源,是在八旗子弟中挑选“天资聪慧”的十几岁少年,当时共挑选了20名。生源局限于八旗子弟,满族贵族企图垄断新式人才的培养途径。

    这一企图被李鸿章打破了。

    时任江苏巡抚(省长)的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设立类似学馆,获得批准,上海广方言馆于1863年3月开馆。

    王韬说,该馆“教以西国之文字语言,兼课以算学,三阅月一行考核,拔其优者充博士弟子员,或在通商衙门司理翻译,承办洋务”。才能出众的,由巡抚推荐,进京考察,授以官职。

    至于学生来源,则是“选近郡年十四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小官也可以入馆学习。“近郡”就是附近地区,这里没有强调八旗,是李鸿章有意打破满族禁区,为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青少年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继上海之后,广州方言馆于1864年7月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