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美学

    张居正就像时下香港与上海的高级白领一样,很在意穿着。

    每天上班之前,他都要往身上抹点香脂,所到之处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他每天都换一套衣服,他的衣服讲究质地与颜色,既光鲜悦目,又符合首席宰相身份,看上去精致高雅。他又素爱整洁,家居以及办公室条贯井然,清洁光亮。这和北宋宰相王安石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个性,恰好相反。

    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去世。万历六年(1578),张居正从北京回湖北江陵(湖北荆州)老家安葬父亲。他坐的是一个超豪华的大轿子,轿子前部是起居室,后部是卧室,起居室和卧室两侧还有回廊,各有一个书童焚香挥扇,以便在旅行途中享受芬芳,这真称得上十足的哀艳了。顺便说一句,这个大轿子要用32名轿夫抬杠。

    据学者刘志琴测算,张居正居丧期间每月收入,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1.5万元左右,显然不够用。张居正并不拒绝财富,事实上也有很多关于他纳贿的传言。

    张居正家中悬挂着一副黄金制作的对联:“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立山为岳四方颂。”张居正别号太岳,此联嵌入一个“岳”字,隐喻张居正乃巍巍高山,受四方颂扬,与“万国仰大明”并论。这是马屁精进献的礼物,张居正把玩欣赏,十分自得。至于他的老家大兴土木,兴建超级豪华府第,更不在话下。这与唐代名相刘晏家中只有“杂书两车,粮食数斗”,亦不可同日而语。

    不必苛责张居正。晚明商业繁荣,消费高涨,讲究奢华,比唐宋的经济条件要好。稍晚于张居正的复社要人吴昌时,家里桌椅四周环列梅花百盆,水仙百盆,按季节随时更换,读书聊天置身花丛之中,好不惬意。吴昌时还养着大批姬妾艺人,在家中就能演出全本《牡丹亭》。稍早于张居正的权相严嵩,获罪抄家时获得的财宝清单,足足印成一本书。张居正被抄家时,他的财富只相当于严嵩的1/20。原本想通过抄张家获得一大笔财富的神宗,不免失望。

    “文化大革命”中,早已长眠地下的张居正还是不得安宁。红卫兵比神宗还过分,竟然掘开他的坟墓,结果发现这位权倾天下的宰相陪葬很少。小说《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说:“墓很坚固,用锹铲之类的工具无法挖开,便有人开来推土机,终将墓室摧毁。掩封了近380年的棺材显露出来。红卫兵们一拥而上,掀开棺盖,除张居正的保存完好的一副尸骨之外,袍服尽烂,棺内只有一条玉带和一方砚台,别无任何陪葬品。这结果让红卫兵们深感失望,也就一哄而散。”

    从张居正的生活习性,不难发现他有一种严整的美学观,他的施政风格也带有这种烙印,这就是讲究精细,讲究严密,信奉完美主义,不容任何混乱的现象存在,不容任何嘈杂的噪音干扰,更不容任何人为的路障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