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穿“西服”是历史转折点

    赵军改穿“西服”并加以训练之后,军队的战斗力大为增强。

    公元前306年,即改穿“西服”之后第二年,赵雍就率领着新军——现代化骑射部队,向西出击。几年之内,征服了位于内蒙古中部的楼烦和更远的林胡部落,解决了长期困扰赵国的胡族侵扰问题。赵雍在北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云中、雁门、代三郡,开发了边地。接着又在北方修筑长城,派军队防守,实行民族和睦政策,巩固了北方边疆。

    从公元前305年起,赵雍又向中山国开战,几年之内灭亡了中山,使赵国合为一体。10年左右,赵国国土扩张了两倍,兵强马壮,成了能够与秦国抗衡的举足轻重的强国。

    梁启超曾说,商周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世为中原之患。能够有力抵御并取得胜利的,仅有赵武灵王、汉武帝等四人。梁先生甚至称赵雍是黄帝以后第一人,这个评价表明赵雍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赵雍改穿“西服”之后,胡服的优点日益被中原地区民众接受。赵雍倡导的胡服骑射对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方式影响甚巨。在此之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一般都采用马拉车。胡服骑射之后,中原的骑兵发展起来,兵车时代转型为骑兵时代,马也渐渐用于骑乘。这就加强了各地区的往来,促进了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所以,赵雍改穿“西服”,成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可惜的是,赵雍的雄心壮志,因为选拔接班人出了差错,尽付东流。不但事业全付之东流,还搭上了一条性命。赵雍因为宠爱妃子吴娃,就废掉了早先已经确立的太子赵章,立吴娃所生的儿子赵何为太子,并于公元前299年传位给赵何,赵雍自己成为太上皇。这一切当然引起赵章极度不满。公元前295年,赵章发动叛乱,赵雍在离邯郸不远的沙丘宫被围饿死,赵章也在混乱中被杀。赵国人亡政息,逐渐衰落,最终在公元前228年被秦所灭。

    2500年之后,在亚欧交界处的奥斯曼帝国,出现了一个新的赵雍,这就是凯末尔,他建立了世俗的土耳其共和国,推行“胡服骑射”——淘汰传统衣冠(宣布戴土耳其帽是违法犯罪),改穿西服;淘汰古老武器,重组军队。他还废掉了学起来比较困难的阿拉伯文字,改用罗马拼音。凯末尔的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时隔古今,地别东西,两位改革人物却同为国家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凯末尔的魄力大到难以想象,而赵雍则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没有被传统力量绊倒,反而挑战成功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