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流量的本质
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
——凯文·凯利《技术元素》
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模式,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流量,包括注册用户数量、活跃用户数、用户访问频率等。一个注册用户1000万的互联网产品,没有任何盈利,就可以估值数亿美元,在互联网领域是常有的事。在用户数量、活跃度这些指标的背后,是对用户注意力的一种占有。
流量的本质是用户关注度
当你源源不断地受到关注时,你便成为一种“入口”,金钱自会随之而来,流量自会转化为商业价值。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如何在“无限的信息”中攫取“有限的注意力”,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核心命题。这其实不难理解,娱乐圈的明星们时不时地搞几场绯闻、打几场官司,无非为了吸引眼球而已,有人关注才有人气,有了人气就会有广告主买单,靠这种套路出名的大有人在。
对于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高的关注度就意味着高知名度,用户在消费的时候考虑你的概率就大。无论是搜狐的张朝阳,还是360的周鸿祎,都是自己企业的代言人,都在通过出席各种活动、参与各种演讲来抓取受众眼球,不仅省了广告费,还带来了大把的流量。雕爷牛腩的老板还是深谙流量思维的,通过“苍井空到店”、“婉拒韩寒夫妇”、“不让12岁以下孩子进入”等话题赚了不少眼球。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企业必须具备流量经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