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顾客与供应商应建立持久关系

    以下我们列出3种状况,每种状况各有其适用的理论。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自己究竟是处于哪种状况?

    状况1

    1.顾客知道自己的需求,并且能将所需的规格或其他要求传达给供应商。

    2.顾客支付的价格是惟一的成本;没有其他成本。

    3.有好几家供应商都同样地完全符合规格。

    4.供应商之间的差别,完全在于他们的报价。在考虑了运输及其他交易成本后,其中一位的价格最低。

    5.顾客对各供应商并无任何成见。

    在上述状况下,如果不和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往来,一定是傻瓜。

    我们有时面对的正是这种状况,其中一个普遍的例子就是包装食品。在3个购买都一样方便的杂货店中,我们一定会挑那家售价最便宜的。

    状况2

    1.顾客知道自己的需求,并且能将所需的规格或其他要求传达给供应商。

    2.有好几家供应商都能按照规格供应。

    3.供应商的报价都相同。

    4.其中一位的服务最好,他的货源充裕,交货有保障。他答应什么时候交货,就什么时候送到。送货的车辆型号对而且车很清洁,还有专人指导顾客该如何卸货以避免毁损,或是提醒顾客注意温度、湿度、存放方式,以免变形或陈旧。

    在此一状况下,顾客必然会选择服务最好的供应商。

    砂糖是一个例子,不会有人关心糖是哪家公司制造的。不管谁制造、谁出售,糖就是糖,成分不会有什么不同。所有批发商的报价都一样,都是商品交易所列示的现货价格。

    状况3

    1.如同前两种状况,顾客知道自己的需求,并且能将所需的规格或其他要求传达绐供应商。不过,顾客可能会听取供应商的建议,而考虑更改某些规格。

    2.顾客所支付的价格并非惟一的成本,其他要考虑的还包括使用成本、采购的原料在制造过程中是否合用、最终的质量如何等等。

    3.好几家供应商的报价各不相同,但交易相关的条件也不同。有些会注意每批订货数量、需求的波动、订货到交货容许的期限;有些则愿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配合顾客在生产过程各阶段使用原料的情况,共同努力作必要的安排,以期能使顾客提高绩效、降低成本。

    在状况3,顾客可能会难以选择,而同时与两三家供应商往来,然后再作进一步考虑。

    顾客最终的目标是质量持续改善,同时成本不断降低。因此就每一单项,明智地减少长期合约的供应商,看来应该是正确的做法。